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
翻譯:不一定要依靠琴瑟簫管等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山水本身就有清越美妙的聲音。
6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
翻譯:為什么一定要等待(人發(fā)出)長嘯或歌唱呢?灌木在風(fēng)中搖曳自然發(fā)出如悲歌般的聲音。
7
秋菊兼糇糧,幽蘭間重襟
-
翻譯:(隱士)把秋菊當(dāng)作干糧,又將幽蘭插在層層衣襟之間。
8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
翻譯:我徘徊不定,走得腳力疲憊,姑且想要棄官歸隱。
……
全譯:
我拄著手杖去尋覓山中的隱士,那荒蕪的路途仿佛從古至今就橫亙在眼前。
隱士居住的地方是天然巖洞,沒有人為建造的屋舍,山丘中隱隱傳來悅耳的琴聲。
背陰的山岡上,白云悠悠地停留,向陽的樹林里,紅花絢爛奪目。
清澈的泉水沖刷著潔白如玉的石頭,小魚在水中自在地游動,時而浮起,時而下沉。
不一定非要琴瑟與簫管之聲,山水間自有清脆悅耳的天籟。
何必非要人放聲長嘯或歌唱呢?灌木在風(fēng)中搖曳,也能發(fā)出如泣如訴的動人聲音。
(隱士)以秋菊為食,把它當(dāng)作干糧,又將幽蘭插在層層衣襟間作為裝飾。
我徘徊不前,腳力已感疲憊不堪,真想就此棄官,歸隱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