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幾人問起成曉淑的家鄉(xiāng)在哪兒,成曉淑答后,周圍竟沒一個人認得。她有些好笑地從省名開始介紹,大家才模模糊糊有個印象。
眾人互相問起了籍貫,這個二十多人的社團里,成員天南地北。有些人一報出地名,另幾人就報出了當地有名的特色菜,大家興致勃勃地分享著各地的風物習俗,聽者時而開懷,時而嘆惋。
“你呢,簡,你是在第三區(qū)出生的嗎?”
“應該是?!?/p>
“你老家在第三區(qū)哪里?”
赫斯塔陷入沉思,倒讓成效淑懷疑起自己的通用語是不是不夠地道,以至于用錯了詞,她再次描述道:“就是你長大的地方?!?/p>
“幾歲到幾歲之間呢?”
“……不用分那么細吧?!背尚缁仡^看向別的朋友,“老家嘛,故鄉(xiāng),我說得對嗎?”
另一人也探過頭來:“你來十四區(qū)這么久,會想家嗎?”
“偶爾會吧?!?/p>
“你想的是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是你的故鄉(xiāng)?!?/p>
眾人等著赫斯塔的答案,但她仍沒有開口。這一刻她終于意識到大家在問什么,時間好像突然倒退回兩年前,退回到她在艾娃家中度過的那些日夜。
彼時她問艾娃,世界上有沒有人生來就沒有故鄉(xiāng)?
艾娃說,有,而且多的是。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嗎?”一人又問,“還是說你小時候經常搬家?在一個地方住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年的那種?”
“不是?!焙账顾u頭,“沒有故鄉(xiāng),我沒有故鄉(xiāng)。”
這個答案聽得成效淑一怔,她正想追問,隊伍后面林驕又招呼赫斯塔過去干苦力。成效淑望著赫斯塔離開的背影,兀自思索著她剛才的回答。她沒有從赫斯塔的聲音里聽出任何怨恨、輕蔑或是抗拒,好像簡只是做了一個不帶任何感情的簡短判斷。
沒有故鄉(xiāng)。
我沒有故鄉(xiāng)。
但……人怎么會沒有故鄉(xiāng)呢。
……
夜晚,當眾人走到了另一處觀星點,陳老師已經在那里了。
人們興高采烈地上前同陳老師打招呼——此前她來參加過好幾次詩社的活動,且每次詩社需要老師對活動作背書的時候,陳北祎總是非常樂于在文件上簽字,因此大家都很喜歡她。
赫斯塔看著眾人圍去陳北祎身旁,但她自己仍站在原地沒有動。
陳老師帶了另一位天文社的指導老師過來,那人和林驕一起開始組裝望遠鏡。此刻天穹上滿是星星,已經有人憑借獵戶座的“腰帶”認出了冬季大三角,并興趣盎然地向身旁友人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陳老師走到赫斯塔身旁:“晚上好。”
赫斯塔點了點頭:“上山不容易吧。”
“她們幫我找了轎子。”陳老師輕聲道,“不過就算是從臺階口走到這邊,也費了我不少功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