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書海別院中,王家小院里,王固和王初瑤也得知了此事,二人坐在石桌前,李玉蓉也在這里,除此之外,還有得知此事后,專程過來的楊思柔。
楊思柔是隨父親楊烈和王家的人一起來的稷下學(xué)院,而本該親自前來的王東耀,卻因為先前楊思柔被劫走一事,不得不留在瑯琊城追查事情真相,只能先行由王固代為前來,而昨日,王固本想帶著二女一起去書院轉(zhuǎn)轉(zhuǎn),但楊思柔因為偶感風(fēng)寒,所以只能在房中修養(yǎng),這才沒有出現(xiàn)。
今日得知此事后,楊烈顧忌身份問題,不便貿(mào)然前往,就派了本就和王固有婚約在身的楊思柔前往詢問事情真相。而李玉蓉也是聽聞消息后,專程來找王固商議的。
所以才會出現(xiàn)這一幕。
三女一男圍坐在石桌前,都是神情有些凝重,王固剛才已經(jīng)大致將情況和楊思柔說了一下,楊思柔聽聞對方也姓韓的時候,心中下意識想到了那位救自己的少年,不過她不清楚前因后果,此刻也不方便貿(mào)然詢問,只能暫且放下。
王初瑤最先開口道:
“到底是哪個大嘴巴故意將此事鬧得沸沸揚揚,這不是給我們故意添亂嗎?”
她雖然平日里大大咧咧,但卻并不傻,也知曉此事一旦宣揚鬧大,對他們王家也并無好處,畢竟七大世家雖然明爭暗斗很多年,但卻從未在表面上做過文章,甚至也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世家勢大,而選擇聯(lián)姻的手段,一起對抗。也會因為一些利益而分崩離析,在他們這些大家族的眼中,并沒有永遠(yuǎn)都盟友,也沒有永遠(yuǎn)的敵人,一切都以家族利益出發(fā)。
所以不管暗地里再怎么鬧得兇,表面上終究是表現(xiàn)得一團(tuán)和氣,就是避免出現(xiàn)不可挽回的局勢。
而對方的做法,無疑是將王家和李家甚至是崔家全部都架在了火上去烤,涉及到一個家族尊嚴(yán)的問題,一個不小心,便會形成一場全方面的沖突。
王固皺眉道:
“此人的目的太過險惡,將這個消息傳遞出去,幾乎是一箭三雕,不但將崔家和王家還有李家陷入了兩難的尷尬處境,也同時也把書院卷入其中,本來昨日崔家選擇息事寧人,加上宋先生的最后定局,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書院絕不會過多追究,但如今被鬧到如此大,書院就算不愿,也必須要拿出一個態(tài)度來,否則,書院的規(guī)矩,就被他們自己打破了。當(dāng)然,韓兄弟,身為當(dāng)事人,只怕也無法輕易能逃脫的此事?!?/p>
李玉蓉平靜道:
“此事最麻煩的,還不是我們,而是崔家和書院,崔明瑞身為崔家第三代的傳承人,如今被傳出這樣的消息,他在崔家的地位勢必會受到波動,同時崔家本身也會因此陷入風(fēng)波,而這對于一個大家族來說是最忌諱的,崔明瑞昨日被打的那么慘,依舊將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其原因也正是因此。
而書院本身也會很麻煩,崔家畢竟是七大世家之一,更何況如今在朝堂上也是風(fēng)生水起,最值鼎盛的時候,他們?nèi)羰钦娴囊贸鰬B(tài)度,秉公處置,那勢必和崔家形成水火之勢,這與書院此次特意招來七大世家的目的不符,但若不是這樣,那他們就只能拿韓公子開刀,可我看宋先生昨日的態(tài)度,擺明了是要護(hù)住韓公子,從側(cè)面說明,韓公子或許也未必是個簡單人物,否則,也不會有兩位武道年輕強者相助,左右為難,書院此刻一定也很頭疼。”
王固點頭道:
“李姑娘分析的很對,現(xiàn)在看來,這書院還真是不太平,前兩日剛丟了東西,現(xiàn)在又有人故意鬧出風(fēng)波,我感覺似有一波暗流在涌動啊。”
王初瑤見楊思柔不說話,不由好奇道:
“楊姐姐,你怎么看?”
楊思柔還在思考那位韓公子是不是她見過的那人,猛地聽到王初瑤的問話,愣了一下,這才反應(yīng)過來,略顯遲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