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國國君并不昏庸,奈何國力太弱,周邊三國每一個實力都比他強,這段日子提心吊膽的。
畢竟亡國之君的下場都不怎么好,還會連累子孫。
現(xiàn)在,他很想將這個燙手山芋給丟出去。
然后,朱元璋就來了。
在金烏國國君的配合下,政權(quán)交接完成的很順利,并將金烏國正式改名為大明。
有林竹這個大乘境坐鎮(zhèn),大明國穩(wěn)如泰山,用了三年時間,收服周邊三國。
朱元璋憑借個人魅力,吸引了大量人才。
又有馬秀英分別人心善惡的能力,國運蒸蒸日上。
土豆、玉米以及番薯三物的推廣更是讓大明人心穩(wěn)定。
讓林竹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三物在大明的推廣,直接導(dǎo)致他的功德每一分鐘都在增加。
三年時間,功德增加了近百萬。
朱元璋沒有將這三物藏著掖著的意思,第四年就開始向大明國之外推廣。
這一推廣,把他的名聲給推廣了出來。
大明國的名號在中土大地變得十分響亮。
第五年,在林竹的建議下,大明國開始推行九年制文武教育,開始為大明的后備人才做準(zhǔn)備。
這五年時間,林竹在大明國都應(yīng)天府以及大地洞天兩頭跑。
過得不要太自在。
至于大明國的國事,還輪不到他插手。
朱元璋那工作狂的屬性徹底被激發(fā),沒日沒夜的工作,馬秀英不由得有些怨氣。
但是沒辦法,現(xiàn)在是創(chuàng)業(yè)初期,他朱元璋不得不這么做。
另一方面也是性格如此。
林竹只是在關(guān)鍵的時候鎮(zhèn)個場子。
黃蓉、趙敏兩人則是馬秀英的左膀右臂,能出些主意,但想要她們處理政務(wù),絕對不可能。
婠婠和慕容秋荻配合,給大明組建了一個情報組織。
有眾多條件的加持,大明國的發(fā)展極為迅速。
速度超過了中土大地的所有國度。
這五年過去,長琴那一頭也有了變化,兇劍道兵發(fā)展到了一萬六千八百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