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技能……在岳麓書院的“樂”課上,難道要他申請一面腰鼓,給同窗和教諭來一段安塞風情?
想想那畫面,王明遠自己都打了個寒顫。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周教諭的聲音再次響起:“修習‘樂’藝,需備樂器,笛、簫、琴、塤等,皆可。書院不統一制備,需爾等自行備置。明日首課,地點在‘松風樂舍’,莫要遲誤?!?/p>
說完,周教諭便拿起書卷,轉身離去,留下一學堂神色各異、議論紛紛的學子。
“樂課?太好了!我早就想正兒八經學學琴了!”一個穿著綢衫、一看家境就不錯的學子興奮地對同伴道。
“唉,我哪會什么樂器???這下可如何是好?”另一個則愁眉苦臉。
“趕緊去書院的商鋪里瞧瞧,買支笛子應付一下吧,總不能空手去?!?/p>
“笛子也不好學啊,吹響都難……”
王明遠聽著周圍的議論,心里也有些發(fā)愁。
他收拾好書箱,隨著人流往外走,一邊走,一邊琢磨著自己該怎么辦。
等他回到齋舍,推開門,卻見舍友李昭早已回來,正坐在自己書案前,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樣,但與往常那種因課業(yè)壓力而產生的焦躁不同,此刻李昭臉上泛著光,眉眼間是按捺不住的興奮和……揚眉吐氣?
王明遠很少見李昭這么外露的開心,不禁好奇地問道:“宴之兄?何事如此開懷?莫非是今日周教諭夸你文章有進益了?”
他猜測可能是課業(yè)上的進步讓李昭高興。
李昭聞聲抬起頭,見是王明遠,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他猛地站起身,幾步湊過來,壓低了聲音,卻壓不住那股子得意:“明遠!你回來得正好!我開心,當然是因為明日的樂課??!哈哈,這下我可總算能揚眉吐氣一回了!”
(這里還是寫明遠吧,看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