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大明朝廷現(xiàn)在的朝廷結構了。
不同于呂宋的那個草臺班子,朱和埸遷都南京后在王琛的建議下重組了六部,六部官員除了兵部以外,其余的官員皆選拔自福建等地的科舉考試。
當然,這些剛剛考上來的官員們自然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爬到尚書侍郎這樣的高位的。
目前各部官員除兵部以外,最高官職為代主事,從六品官職。
因為加上了一個代字,所以正六品的官職變成了從六品,這就相當于是一個考察期,考察合格則轉(zhuǎn)正,不合格就再往下降一級。
由于再往上的官位全部空缺,所以別看這些代主事只是從六品官職,但他們實際上的權力很大,在各自負責的部門,他們有著很高的自主權。
權力大了,這些官員們反而越發(fā)的謹慎了。
原因無他,上面的官職全部都空著,大家都還想著更進一步,這個時候可不敢出錯讓別人占了先機。
……
在禮部官員們絞盡腦汁下,大婚流程終是走到了迎親這一環(huán)節(jié)。
迎親自然是不用朱和埸親自前往的,這一工作完全交給了文武百官。
官員們分成了四隊人馬分別前往四家迎接新娘子。
其中朝-鮮,琉-球,薩摩藩的慶婚團隊也被朱和埸安排進了迎親隊伍中。
這一操作把朝-鮮王,琉-球王都快給激動哭了!
大明這是沒有將他們當外人?。?/p>
唯有薩摩藩藩主顯得相當平靜……
至于其他的藩屬國?他們還夠不上這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觀禮國包括了廣南,南掌,暹羅,柬-埔-寨,以及歐洲暴發(fā)戶,英法荷西葡。
當初大明的藩屬國中除了瞎了眼的不孝子安南,和已經(jīng)成為大明一份子的蘇祿和勃泥,其他的都來了。
不過這四個南亞國家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藩屬國,但實際同大明的關系其實沒那么近。
這幾個國家在聽聞大明復活后屁顛兒顛兒跑來賀禮,更多的只是想要重啟朝貢貿(mào)易,從中獲利。
畢竟當初大明還在時,他們可是靠著朝貢貿(mào)易狠狠賺了一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