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眼中,皇帝只有一個,那便是大明當今皇帝,天允皇帝陛下!
小小安南王竟敢稱帝,那就是大逆不道,形同謀反!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這次執(zhí)行的是送信任務,手里家伙事兒不多,人也沒幾個,換做其他時候,他們興許已經(jīng)沖進這安南王宮誅殺逆賊了!
很快,大明皇帝即將大婚的消息便送到了黎維袷手中。
黎維袷倒是沒有像朝鮮王一樣驚訝,隨著大明在南洋的快速發(fā)展,對外貿易還算發(fā)達的安南自然是知道大明的。
他皺著眉頭看著手里的信件思考半天后,終于還是決定不去。
南安不是琉球,朝鮮,對大明幾乎沒有忠心可言。
以前向大明稱臣,現(xiàn)在向蠻清稱臣都只是迫于無奈和為了撈取好處。
在他眼里,如今大明雖然已經(jīng)強勢崛起,但與蠻清的體量依舊還相差甚遠,而且這些年武公俊的造反,蠻清云南總督也一直有大力幫助于他。
這個時候選擇去慶賀大明皇帝大婚那么就相當于與蠻清反目。
這不符合大黎王朝的利益,畢竟蠻清可以直接幫他平叛,而大明卻幫不了。
總之就是誰給好處他就可以對誰搖尾巴!
于是,黎維袷選擇了倒向蠻清。
同一時間,安南南部的廣南國國主阮文輝,則在收到錦衣衛(wèi)的通知后直接表示會備上賀禮,親自前往應天府慶賀皇帝陛下大婚。
并且直接提出,希望能夠收到大明皇帝的冊封,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沒錯,這個時期的安南由兩個政權掌控。
北面的黎朝,1418年由黎利帶領叛出大明,而后向大明稱臣成為大明藩屬國。
南面的廣南國,實際上和安南沒啥關系,至少安南南北統(tǒng)一之前,他都不屬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安南,也不是大明藩屬國。
但由于地處更南方,他們同大明的接觸比北面多得多!
所以阮文輝很清楚大明的強大。
廣南國曾經(jīng)數(shù)次向蠻清上書請求冊封,成為蠻清藩屬國,但因為黎朝在前面擋著,結果是都遭到了蠻清的拒絕。
現(xiàn)在面對大明這根突然冒出來的大腿,廣南國自然是急不可耐的便要上前抱住了。
……
沒時間,不會寫,寫得慢,沒必要每天追更,你們罵我也沒用,只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