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城的突然陷落,給這整個南洋地區(qū)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大明!這個幾乎快要被遺忘的詞匯,因為這一戰(zhàn)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荷蘭人,葡萄牙人,這兩個曾經(jīng)和明軍有過交手的國家,因為這一戰(zhàn)似乎又重新回憶起當初被明軍支配的恐懼,當然,同西班牙人不對付的他們,對于西班牙人的慘敗自然是喜聞樂見。
而西班牙人,馬尼拉城的陷落給他們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為止他們又拿不出確實有效的應對方法。
要知道馬尼拉城的駐軍規(guī)模占了西班牙在菲律賓駐軍的五分之三,這樣規(guī)模的軍隊都已經(jīng)被消滅了,剩下的分散于各地的軍隊自然是沒有能力擊敗明軍奪回馬尼拉城的。
而且不久前他們又接到了消息,大明海軍艦隊實力強大,遠非他們駐扎于呂宋島的那支小艦隊可以比擬的。
現(xiàn)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明軍不要繼續(xù)進攻。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等待國內(nèi)和新西班牙總督府的援軍。
……
“殿下,時辰到了?!?/p>
“知道了?!敝旌哇Z氣平靜,但他那漆黑的眸子中閃爍著精光,足以看出他此刻內(nèi)心并非波瀾不驚。
因為今天過后他就不再是皇孫殿下,而是皇帝陛下了。
身著暫新冕服的朱和埸起身推開了辦公室大門向大堂走去,在那里,他那連基本框架都搭不起來的“文武百官”已經(jīng)等候多時了。
因為各項條件的不允許,加上他自己本身就非循規(guī)蹈矩的人,他的登基大典可謂簡化到了極致。(主要是沙雕作者不會寫)
皇宮?沒有,總督府代替。
金鑾殿?沒有,直接總督府大堂舉行。
祭天?這個可以有,只不過祭的是創(chuàng)造系統(tǒng)的大神。
奏樂禮拜?免了!
經(jīng)過一系列的簡化流程后,朱和埸宣讀了自己的登基詔書,定年號為天允,1691年為天允元年,而后便是封官賞爵,至于大赦天下?
這個就別想了,要是大赦天下了,他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免費勞動力?
朱和埸的這個簡陋朝廷并未沿襲歷朝歷代的三省六部制,而是暫定為民政,司法,財政,軍部,外事……
不過以上除了軍部外,其余基本都空著。
另外也由于他這朝廷要啥沒啥,所以這一次的登基大典上他冊封了許敬明為呂宋總督,負責呂宋地區(qū)的一切政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