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呈上來!”
大太監(jiān)梁九功趕忙從傳令兵手中取過奏折遞給了康稀。
康稀接過奏折不信邪的再次反復翻看了好幾遍。
通篇的明朝余孽、臺灣府丟失讓他的臉色越發(fā)難看。
良久,他放下了奏折,面色陰沉的看向了大殿內的文武百官。
“紀尚書,這明朝余孽竟已發(fā)展到數(shù)萬人,而且還攻占了臺灣府,為何你這兵部沒有一絲察覺?”
兵部尚書紀爾他布一聽康熙點到了他,也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過錯,就布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哀嚎道:
“皇上,奴才有罪,奴才罪該萬死?!?/p>
當然,雖然紀爾他布大喊著自己有罪,但他心里清楚,他這就是無妄之災啊。
不同于大明有錦衣衛(wèi),這個時候的滿清在情報機構上的建設可謂一片空白。
而非專業(yè)情報機構,粘桿處,也還要等到康稀四十八年才會出現(xiàn),不過,這個世界上別說康熙四十八年了,三十八年都不會有了!
所以這一時期的滿清對于地方的了解,全靠官員們的匯報。
官員們想讓皇帝知道什么,那么皇帝就只能知道什么,這也是后來乾隆多次下江南的原因之一。
如此種種,他一兵部尚書,又怎么會知道那明朝余孽到底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呢?
“哼!滾一邊兒去!”
“謝皇上恕罪!”
康熙也知道目前朝廷情報機構的缺失,他沒有繼續(xù)為難紀爾他布轉而看向了滿朝大臣。
“明朝余孽死灰復燃,攻占朕大清臺灣府,眾位愛卿可有應對之良策?!?/p>
康熙話一問完,底下的文武百官們出現(xiàn)了悉悉索索的議論聲。
少時,眾墊閣大學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學士杜立德提議道。
“皇上,奴才以為,可命靖海侯為前敵大將軍,集福建之旗兵、綠營與福建水師兵合一處,方可消滅明朝余孽,奪回臺灣?!?/p>
“臣附議,施瑯將軍麾下福建水師,戰(zhàn)船數(shù)百,火炮犀利,再加上福州將軍麾下精銳八旗子弟兵,區(qū)區(qū)明朝余孽不在話下!”
剛剛被康熙找麻煩的兵部尚書紀爾他布也跳出來附議道。
“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