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裝備的老式加特林機(jī)槍,并非后世人們所熟知的762毫米口徑,而是147毫米口徑!
所以,他還有一個另外的稱呼,格林快炮!
這個口徑的子彈打在人身上,那場面簡直不要太美……
“??!”
博霽發(fā)出高昂的尖叫聲。
連續(xù)被鮮血腦漿兩次糊臉的博霽幾乎崩潰。
能夠坐到一品實權(quán)武官的位置上,博霽自然不會是什么善男信女,雖然這幾年沒什么戰(zhàn)事了,但早些年間他殺的人可不少。
甚至連那些接二連三冒出來造反的朱三太子,他都砍了兩個!
但是砍人腦袋是一回事,看見自己人在眼巴前兒炸成血漿碎肉又是一回事兒!
關(guān)鍵還每次都劈頭蓋臉糊他一臉!
其他幾名還活著的親兵也不多話了,他們隨意從身旁的死人身上拽過一塊破布來,胡亂的給博霽擦了下臉,拉起他便騎馬逃離。
能夠成為博霽的親兵,自然有過人之處,至少在膽識方面,他們就比普通士兵強(qiáng)出不少。
盡管身旁不斷有人被子彈、炮彈撕成碎片,這些人愣是連眉頭都不眨一下,護(hù)著博霽便往后方逃去。
這時一些還稍微清醒些的清軍士兵,也在炮火連天中悶頭向后方逃去。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膽識,一些被嚇蒙了的清軍士兵縮在坡底的射擊死角抱著腦袋瑟瑟發(fā)抖,不過這些地方雖然是射擊死角,卻不是手榴彈和迫擊炮的攻擊死角。
紛飛四散的彈片下,整個江岸邊就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一團(tuán)團(tuán)升起的火球中,這些躲在坡底的清軍士兵也一個接著一個赴了他們同伴的后塵。
有人承受不住壓力瘋了一般沖向了江邊,想要劃水逃離此地。
不過這些清軍士兵似乎忘記了他們身上都還披掛著甲胄,他們撲入江中,撲騰幾下后,江水便沒過頭頂沒了動靜,而且八旗老爺兵們又有幾個會水的?
激烈的槍炮聲在持續(xù)了近半個時辰后總算是停了下來。
此時這條長達(dá)2公里多的伏擊線上,清軍的尸體幾乎鋪滿了整個江岸,那汩汩流淌的鮮血匯成溪流流入富春江,為其鑲嵌上了一條殷紅色帶。
看著眼前的尸山血海,聞著那近乎實質(zhì)的血腥味,陸戰(zhàn)隊軍官沒有廢話,在留下了一少部分人負(fù)責(zé)打掃戰(zhàn)場,其余人則朝著清軍逃走的方向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