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鐵路試運行絕對算得上是件大事,但朱和埸此次返回定天府可不僅僅是為了這條鐵路線。
南灣海軍基地。
“陛下,這就是我們的新式巡洋艦了,本級艦一共建造了5艘,其中兩艘已經(jīng)舾裝完畢,隨時可以交付海軍,另外3艘也將在本月底之前全部舾裝完畢。”
章弘方指著港口內的幾艘巡洋艦面帶喜色的說道。
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趕工建造,南灣海軍造船廠終于是又一次給大明皇家海軍帶來了新裝備。(不要提什么建造速度太快,主角開掛就是快,要不然幾年都未必搞得出一艘新船。)
朱和埸順著章弘方所指的方向看著港口內的幾艘?guī)е鴥筛鶡焽璧膽?zhàn)艦,臉上的笑意也是越來越濃。
得益于游騎兵號蒸汽動力的成功,造船廠在這一級新艦建造時直接給她裝上了6臺鍋爐和一座蒸汽機作為動力。
雖然她依舊保留了三根復合桅桿,但她與游擊兵號不同,這級新艦的主要輸出動力已經(jīng)變成了蒸汽動力,而風帆則成為了輔助。
另外這級新艦也是大明皇家海軍首級“鐵甲艦”。
當然,這個鐵甲,還帶些水分。
準確的說這是一級鐵肋木殼鐵甲艦,其船身依舊是以木質結構為主體,只是在船體表面覆蓋了一層鐵甲。
與倭國水軍那丟人的三毫米薄紙不同,這一級新艦全艦覆蓋13毫米鐵甲,并且在水線處,鐵甲厚度增加到了30毫米。
如此情況下她與前世防護巡洋艦的差別也就是少了一層穹甲了。
可以說,有了這層鐵甲的保護,即使敵軍派來一艘戰(zhàn)列艦都未必能夠將其擊沉。
防護性能上去了,艦上的武備同樣得到了更新。
本級新艦裝備了12門1691式30倍徑130毫米單裝炮作為主武器。
艦首艦尾各一座,其余10門艦炮分別布置于兩舷炮廓中。
乍一看,新船上的火炮似乎越來越少,但這新式火炮與以前的滑膛炮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新式火炮不再以炮彈重量作為衡量標準,而改成了倍徑和口徑。
沒錯,這是一門后裝線膛炮。
這門炮是朱和埸三個月前從奇跡市場中淘來的寶貝,它采用了楔式炮閂從而解決了后裝線膛炮的氣密性問題,也因此它的射-程達到了5公里之遠,同時其射速也達到了每分鐘5發(fā)。
除了12門主炮外,她還配備了6門37毫米旋轉式機關炮作為輔助性武器洗甲板用。(大號加特林)
因此,這新式巡洋艦的火力可一點都不弱。
本級巡洋艦標準排水量2375噸,滿載排水量3010噸,艦長79米,寬115米,裝備12門130毫米單裝主炮和6門37毫米機關炮。
6座鍋爐為其提供了3000匹馬力使其最大航速達到了165節(jié),同時,400噸的煤艙在滿載情況下讓她能夠在10節(jié)經(jīng)濟巡航速度下航行6000海里,差不多就是如果從定天府出發(fā),中途補充一次燃煤就能抵達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