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望世姨得暇,不吝指點斧正,俾使草案更臻完善。
此系照野私心揣摩,斷不敢示于外人。
附:百年老山參一支,聊表芹獻,伏乞曬納。
病軀畏寒,未能親奉,伏惟珍攝。
晚生照野頓首再拜永昌二十四年二月初三-致鴻臚寺少卿鄭文姝:文姝表姐懿鑒:自去歲先妣忌辰一別,倏忽經(jīng)年。
表姐公務(wù)繁劇,照野沉疴纏身,久未晤面,思念殊深。
今聞圣駕凱旋在即,獻俘大典關(guān)乎國體,象征物名錄及儀軌尤為重中之重。
照野病榻輾轉(zhuǎn),偶翻舊籍,《尚書》載獻俘之禮彰天女威德,《禮記》述儀節(jié)以肅穆為尊。
愚意以為,名錄所列,當彰陛下天威、顯皇儲武勛、亦不掩監(jiān)國維系之功,三者并重,方顯朝廷體統(tǒng)。
另思及俘虜解押、象征物陳列諸般細節(jié),稍有差池,恐損盛典莊容。
或可于俘虜縛繩形制、解押武士隊列間距、象征物托承之器材質(zhì)序列等細微處,預(yù)立章程,務(wù)求整肅劃一,杜絕物議。
照野管窺之見,實乃班門弄斧。
表姐執(zhí)掌鴻臚,明察秋毫,伏乞撥冗一閱,若有疏漏鄙陋之處,萬望不吝訓示,照野感激不盡。
附:血燕盞一匣,權(quán)作伴函,望乞莞存。
春寒料峭,伏祈珍重玉體。
妹照野謹啟永昌二十四年二月初三-致左神策軍都知兵馬使楊離:明夷姐姐如晤:軍書旁午,知姐姐勞形案牘,本不欲以瑣事相擾。
然圣駕凱旋獻俘之典,旬日即至,此乃彰國威、慰忠魂之盛事,舉朝矚目,兆民翹首。
照野雖居靜室,遙思典儀,心念一事,如芒在背,輾轉(zhuǎn)難安,故不揣冒昧,修書奉聞,唯祈姐姐撥冗一閱。
竊思大典當日,皇城通衢,觀者必如云屯蟻聚,其間龍蛇難辨。
獻俘之伍,押重犯,擎國器,尤以彰示武功之象征諸物,懸于萬眾睽睽之下,無異立鵠于市。
其行經(jīng)之路逶迤,時辰銜接緊促,倘調(diào)度稍存罅隙,或守衛(wèi)布控微露疏虞,恐為奸宄所窺,伺機發(fā)難。
一旦有失,非獨天顏受辱,九重蒙塵,更令隴右將士浴血之功,黯然失色。
思之怵惕,夜不能寐。
京師安防,系于神策。
姐姐總?cè)纸l(wèi),明察秋毫,素為朝廷柱石。
照野愚鈍,然憂心所至,敢陳芻蕘:巡防協(xié)理之務(wù),首重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務(wù)求縝密周詳,令出無回,毫厘不可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