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池、洛澗一見兩位主子貼在一處,那就是要耳鬢廝磨了。如此一來,他倆自然也不好在這里煞風(fēng)景。對視了一眼之后,那人便躬身退到外間去了。
墨珣這話說出來可就……真是在跟林醉交心了。明明在朝為官,卻不管災(zāi)民的事,這話說出去怕是要讓人戳脊梁骨的。想明白了這點之后,林醉也不知道該怎么回應(yīng)墨珣了。
“其實祖父的意思我都明白,無非就是想著我年紀輕,擔(dān)心我不懂規(guī)矩,惹了某些大人不適。”
“嗯?!?/p>
墨珣這么說的話,林醉倒是能理解的。就像他一樣,也有很多的身不由己?!耙?guī)矩”這種東西,真是框死人了。
原先林醉以為哥兒于世,受限良多,此時聽了墨珣的話,才驚覺——原來無論身為哪一方都有許多不容易的地方。
“我只是想,盡我所能?!?/p>
“夫君有這種想法很好,有朝一日,夫君一定能成為萬人敬仰的好官的!”林醉雙手握住了墨珣的手,目光堅定地對墨珣說道。
墨珣見林醉這么一臉嚴肅地說出這樣一番話,不知怎么竟是朗聲大笑起來。
林醉被墨珣笑得滿臉莫名,卻又不認為自己的話有什么可令人發(fā)笑的,這就義正言辭地說:“夫君緣何發(fā)笑?”
“我并不想成為萬人敬仰的好官呀。”
“?。俊?/p>
林醉本以為墨珣同自己說了這樣一番話,是因為心有抱負,只是難以實現(xiàn)罷了,卻不料竟從墨珣口中聽到這樣一句,一時倒是張口結(jié)舌了。
“不需要萬人敬仰?!?/p>
因為這個世界的信仰之力對墨珣來說毫無用處,或者說這個世界并沒有“信仰之力”這種東西。
“我只求無愧于心。”
因為隔天便是朝臣們休沐的日子,宣和帝的這個“罪己詔”則是在他宣布的第三天才發(fā)出來。
“罪己詔”的內(nèi)容是宣和帝提供,而最終執(zhí)筆、潤色則是由翰林院代勞。
下“罪己詔”并不是宣和帝頭一份,前面還有其他的帝王也發(fā)布過這類的東西,所以翰林院的人聽到了宣和帝的這個決定時,倒也不覺得兩眼一摸瞎。更何況,翰林院里面的藏書也按類別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宣和帝在早朝剛提出來,退了朝之后掌院學(xué)士就讓人去找了。
當然,替宣和帝代筆寫“罪己詔”的事與墨珣無關(guān)。或者說墨珣還沒有到那個級別,掌院學(xué)士壓根也就沒跟墨珣提。
因為隔天林醉還要到城外去施粥的緣故,墨珣拿回來的穴位圖倒是沒有機會拿給林醉看了。而墨珣也想著,反正自己明日休沐,倒是左右無事,不如自己對照著太醫(yī)院的穴位圖臨上一幅。如此一來,倒也省得哪一天太醫(yī)院的人忽然張口問他討要,他卻還沒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