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們一來,這攤子前頭已經被堵得水泄不通。姜偉平身為武生,還是武舉人,力氣不小,帶著馮維正一路擠。好不容易擠到了前頭,看到了攤子旁的幡子旁寫著的不大不小的謎面,然而已經有人將謎底說了出來。
姜偉平和馮維正兩人能看到攤主將花燈從架子上取下來,但人群仍是不退,最后他們才聽到人群中央傳出了有人正在解釋謎底的聲音。
隨后就是馮維正接著里頭人的話,將剩余的兩句說了出來。
墨珣咧嘴笑開了,“不過……”伸手揚了揚花燈,“今年的祥元花燈已經歸我了。”
姜偉平并不奇怪,反正他知道自己猜不出來。至于馮維正,姜偉平看了他一眼。不知怎么,姜偉平總覺得如果墨珣遲來一些,這個花燈估計會讓馮維正猜走?
想到這里,姜偉平忍不住摸了自己后頸一把。反正燈已經在墨珣手上了,他再想這些好像也沒啥用。
馮維正也笑了起來,并未再針對花燈多說什么,只問起墨珣進京之后的事。
墨珣倒是沒覺得有什么可說的,不過既然馮維正這么問了,他也就挑挑揀揀說了一些。好在馮維正并不是真的想聽,只是為了維持面上的客套而隨意同墨珣攀談罷了。
之后墨珣又問起了他們建州有沒有什么特別的變化,邊聊墨珣就邊引著馮維正和姜偉平在懷陽城里幾個比較出名的主干道走了走。并不每條道走到底,只是領著他們四處看看。
每條道上都布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燈謎也是琳瑯滿目。一眼望過去,蘭膏明燭,華鐙錯些。行至半途,還有些民間的藝人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舞龍舞獅的、踩高蹺的、耍猴戲的。
路上隨處可見有販賣元宵的小攤子,或煮司或油炸,連帶著初春的寒氣都仿佛被這熱鬧的氛圍驅散了一般。
等到宮中點燃了煙花,上元節(jié)的盛宴像是被拉開了序幕一般。有的街上滿是小吃,一路走過了去,酸、甜、鮮、辣,蒸、煮、炸、煎,一應俱全。因為今日不關城門的緣故,好些城郊的百姓趕著趟兒進了城,卻也不急著出去,只興高采烈地欣賞著這一年一度的盛宴。
路上行人漸漸少了,越國公府的侍衛(wèi)便小聲提醒墨珣,是該到回府的時候了。
馮維正見狀,便也開口道:“不如今日我們就此別過,待科舉考試過后再聚?”
姜偉平聽了,也覺得現(xiàn)在天色已晚。上元節(jié)過后便開始進行會試的報名了,他們若是要談天也不急于這一時。
因為這次墨珣身邊有越國公府的侍衛(wèi),姜偉平和馮維正兩人便在此處與墨珣分道。
墨珣回到越國公府之后,家里人都還沒睡,顯然是不放心他了。趙澤林見墨珣確實提了個宮燈回來,便將墨珣招到跟前,取了宮燈來看。
越國公簡單地問了問墨珣這祥元花燈的燈謎,而后便讓墨珣早些回屋休息。
“這燈可要送給醉哥兒?”
墨珣將宮燈遞給趙澤林之后,便也沒想過要要回來。此時聽趙澤林這么問,不由得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