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又待了兩天后,林謙一大早就坐著家里的牛車,風風火火地往學堂趕去。
送他的是大哥林勤,通行的還有大侄子林文和二侄子林武。
林文在縣里的藥埔仁德堂當學徒,他媳婦就是他師傅家的大女兒。
林武則在縣里的鎮(zhèn)威鏢局干活,這可是走了他大伯公林大海的后門,一分錢都沒花呢!
那鏢局是他岳丈家開的,都是實在親戚。
有了這有錢的岳家撐腰,大伯公一家早就搬到縣城里享福去啦!
他們家的孩子從小認字練武,不是跟著走鏢,就是去縣城里的大戶人家當護衛(wèi),還有的在酒樓里當伙計、掌柜。
大伯公還挺疼家里的女兒的,在鎮(zhèn)上給她開了一家繡紡成衣鋪。
平時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們買布料線頭啥的,都會去姑婆家那鋪子逛逛。
反正去哪兒買不是買,照顧一下自家人的生意多好呀!
也有一些會繡活的,會去接些活計。
家里的莊稼都收完啦,現(xiàn)在開始種下一茬,等到了臘月就能收獲了!
林謙出門的時侯,林清清還在呼呼大睡呢。
林謙不放心妹妹,就跑到她屋里嘮叨了幾句。
誰知道林清清睡得那叫一個死,怎么叫都叫不醒。
要是林清清知道林謙這么說她,肯定會跳起來抗議:這人變小了就是要多睡覺才能長身l嘛,能不愛睡嘛!
倒是小系統(tǒng)和林謙打包票保證把林清清看好,讓他不用擔心,反正他們可以偷偷在空間里見面。
牛車溜溜達達地走到城東學堂附近,林謙麻溜地下了車,跟兄長還有侄兒們打過招呼后,就樂顛顛地進了學堂。
林謙憑著腦子里的記憶得知,學堂的老夫子是個五十多歲的舉人。
這李舉人那可是真有本事,不過當年他進京趕考的時侯,半道上讓人給揍了,。
因為救治得太晚,落下了病根,右手食指少了一節(jié)。
朝廷有規(guī)定,身上有殘疾的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也不能入朝當官,所以他就只能回老家教書。
他教書教了二十多年,這期間教出來一個進士,十多名舉人,和數(shù)名秀才、童生。
他最得意的學生現(xiàn)在官居二品,還幫李舉人找到了當年的仇家,讓他報了仇。
就因為李夫子名聲響亮,這個學堂才成了最大的私塾。
送完林謙,林勤這才開始送兩個兒子去城北上工,然后才去買完東西就趕牛車回家。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林謙頻繁光顧書店,數(shù)次前往只為尋找靈感與新奇之作。
某一天,他偶然間瞥見書架角落里擺放著幾本古代風格迥異、獨具特色的小說,瞬間腦海中靈光一閃。
想起自已曾熟讀現(xiàn)代金庸老先生的經(jīng)典武俠作品。
于是一個大膽而有趣的念頭涌上心頭——何不將這些精彩絕倫的故事抄錄下來呢?
不僅能記足自已對于現(xiàn)代文學的懷念之情,還可以順便練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