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趟包袱齋,本就是鳥雀腿上劈精肉、蚊蠅腹內(nèi)刳脂油的勾當(dāng),不奢望大發(fā)橫財,只靠一個細水流長的積少成多。
唐錦繡忍了半天,終于還是沒能忍住,又從貞觀手中拿過小香爐,雙手細細摩挲,真是愛不釋手,抬頭對那位摘了斗笠的“老先生”微笑道:“這小香爐,來歷可是相當(dāng)相當(dāng)不簡單,曾是清德宗一位大隱仙年輕時候常伴左右的修行之物,只是底部篆文,不彰顯清德宗身份而已,但是這位大隱仙曾有一部游記傳世,并不廣泛,我恰好收藏有一本,時常翻閱,爛熟于心,才曉得此物的根腳。香爐雖非法寶,只是件靈器,可真實價格,該有一顆谷雨錢的,地仙之下,無論是鬼物還是精怪,只要點燃一炷山水香,便可很快靜氣凝神,進入禪定坐忘之境,十分難得?!?/p>
女鬼貞觀有些著急,便輕輕扯了扯她的袖口。
唐錦繡這才悻悻然收了口,不再繼續(xù)顯擺自己的考據(jù)學(xué)問。
陳平安笑道:“那說明此物與我無緣,卻與坊主有緣?!?/p>
唐錦繡將香爐遞給貞觀捧著,說道:“就憑老先生這份灑脫,我便也豪氣一回,再加一顆小暑錢,湊足一顆谷雨錢!”
唐錦繡從腰間荷包捻出一顆谷雨錢,遞給陳平安,“錢貨兩訖?!?/p>
陳平安拿過那顆神仙錢,雙指一摩挲,掂量一番后,才小心翼翼收入袖中,點頭笑道:“買賣雙方,皆大歡喜,難得難得。以后若是又得了些稀罕寶貝,定要來坊主這邊抖摟抖摟?!?/p>
唐錦繡指了指那包裹,然后掩嘴笑道:“老仙師難道忘了包裹之內(nèi),還有六成物件沒取出?”
陳平安一拍額頭,“這輩子還沒摸到手過幾顆谷雨錢,教坊主看笑話了。我這就慢慢取出其余物件,坊主只管細細看。”
唐錦繡笑著不言語,十分善解人意。
她心中則冷笑不已。
演,你繼續(xù)演。
至于那位捧著香爐的妙齡女鬼,則覺得大開眼界,這位障眼法易容的年輕劍仙,真是個天生做買賣的。
唐錦繡在陳平安從包裹里搬東西出來的時候,也沒閑著,開始將那些花錢收入囊中的心愛物件,暫時先放在身后的多寶架上。至于那些沒能買賣成功的物件,則被她先挪到柜臺一旁,動作嫻熟,堆放巧妙,相互間絕無半點磕碰。所以哪怕陳平安又拿出了三成多物件,柜臺上依舊不顯得擁擠。
唐錦繡又陸陸續(xù)續(xù)挑中了三件,只不過這次出價才兩顆小暑錢,一件羊脂玉雕的手把件,一件金錯銘文的矛尖,也都是因為是兩大王朝帝王將相的遺物,才有此價格,不過唐錦繡坦言,那矛尖去別處售賣,遇上識貨的兵家修士,興許這一樣就能賣出兩顆小暑錢,只是在這鬼蜮谷,此物先天價格不高,只能是個裝樣子的擺件,怪不得她金粉坊不出高價。
陳平安不以為意,依舊選擇賣給金粉坊。
柜臺已經(jīng)擺不下物件,唐錦繡便讓貞觀放好香爐,再去將老仙師身后那排多寶架上的物件挪走。
這一次唐錦繡揀選了四樣小物件,一只鳧雁銀碗,一卷繪有牡丹兩本的畫軸,一只小蟋蟀金籠子,以及一只小蠻靴……
當(dāng)唐錦繡放下那卷畫軸、拿起那只小蠻靴的時候。
陳平安面色如常,都是錢嘛。
唐錦繡最后花了四顆小暑錢,最珍貴的那幅畫,所繪那兩本牡丹,相互依偎,名為“小黃嬌娘”和“白衣相公”,是神策國最著名的十棵牡丹之二。這幅畫便占了三顆小暑錢,其余三物,只是唐錦繡瞧著順眼而已,沾了骸骨灘諸國一些歷史典故的光,不然不值幾個神仙錢,賣給她銅臭城唐錦繡,算是眼前這位“老先生”找對人了。
至于畫卷也好,先前金花頭飾也罷,以及她和銅臭城最為撿漏的香爐,只要不是骸骨灘和鬼蜮谷的“老人”,任你是眼力再好的地仙修士,都要錯過。
兩次結(jié)賬,分別遞出那幾顆小暑錢。
陳平安開始收拾包裹,自己這趟銅臭城的包袱齋,當(dāng)?shù)糜行┮馔庥忠馔饬恕?/p>
是一顆谷雨錢,外加六顆小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