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霧都之行(三)
顧家生的目光看向桌面軍事地圖上樟城的位置。
“辭公,職部此前信中所述日軍近來頻繁異動,崗村寧次麾下的第十一軍,正在秘密集結,其兵鋒所指,極可能便是我第五軍駐守的樟城!”
他手指先是點在樟城的位置,然后又向上緩緩滑動,直指湖南腹地:
“日軍攻樟城,絕非只為奪取一城一地。其真正目的,乃是以樟城為跳板,西進湖南,劍指長沙,辭公,您是知道的,長沙若失,則西南門戶洞開,屆時首都重慶將直接暴露于日寇兵鋒之下,其政治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更重要的是……”
說到這里,顧家生微微停頓了一下,語氣愈發(fā)凝重。
“您的諸多心血,第九戰(zhàn)區(qū)的精銳,乃至維系全局的補給線,皆系于長沙之安危,倘若長沙有失,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陳程的臉色也開始凝重起來,他重重地吸了一口雪茄,仍舊未發(fā)一言,但緊抿的嘴唇表明他此時對于顧家生對局勢地判斷還是有一部分認同的。
因為此時地長沙,絕不容有失。
顧家生繼續(xù)闡述他的構想,他知道這與此前的主流戰(zhàn)術大相徑庭。
“因此,職部之意,是以有力之一部固守樟城。同時另需主力在外圍機動作戰(zhàn),并尋機殲敵一部,職部的構想是以有力之一部,至少一個主力軍的規(guī)模,固守樟城城區(qū)跟日軍打巷戰(zhàn),再配合外圍精銳機動部隊不斷尋求戰(zhàn)機,吃掉日軍有生力量。”
顧家生語出驚人。
可陳程的眉頭卻瞬間緊鎖。固守城池?打巷戰(zhàn)?這種打法,在抗戰(zhàn)初期華夏軍隊倒是經常使用,但事實證明效果并不好,金陵的失守就是一個反面證明。
自那以后,華夏軍隊要是想守住一個城市的話,大多是在城市的遠郊,甚至周邊地區(qū)進行機動防御,就像剛剛結束的武漢會戰(zhàn),其宗旨就是“守武漢,而不戰(zhàn)于武漢”的作戰(zhàn)方針,通過武漢周邊復雜地形,這才能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守了近乎5個月。
此時顧家生提出的這種構想在陳程看來,與其說是標新立異,倒不如說是一種大踏步的開歷史倒車。這幾乎是違背了自金陵失陷后逐步形成的“不死守孤城”的用兵共識。
他的目光緊緊的盯著顧家生,眼神之中還帶著疑問和一絲不贊同,好似在說,不對啊。。。。這是你小子想的?該不會是你小子。。。。。。??茨膫€軍不順眼,想借日本人的手干掉他吧。。。。。。。。。。。。。。
顧家生被他看的毛毛的,立刻解釋,同時語氣堅定:
“辭公,此非消極退守,而是主動選擇戰(zhàn)場,樟城非金陵,因地形受限,日軍能展開的主攻部隊撐死不會超過兩個師團。我軍若依托城區(qū)復雜街巷、預先構筑堅固的永久工事,這樣就能極大限制日軍戰(zhàn)車和炮火的優(yōu)勢,迫其與我軍進行最殘酷、也最消耗其兵力和銳氣的巷戰(zhàn)之中。”
他進一步分析,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預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