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到快天黑,總算檢查完畢,確定東漠國書安全無害,這才閱國書。
東漠的這份國書比東芒夫禮貌,很正式的回答了大魏境內為何會有東漠細作?
說這些細作是已故的東漠東部王安排的,就是東芒夫的曾祖父安排。
而這曾祖父他死得倉促呀,沒能跟新一任的東部王交代好內務,東部這才沒能及時將潛伏細作給撤回來,造成今日之事。
至于大魏后續(xù)想讓東漠給什么交代?
請以國書方式,向東漠提出。
這就是屁話了。
提出?就得商量,能拖很長一段時間呢。
且背鍋者,還選了一個死了幾十年的二等東部王,可見東漠對大魏的敷衍與蔑視。
這份敷衍,還是為了拖延時間,好讓東漠的火苗毒成長蔓延,否則連敷衍都不會給。
看完國書,即使有退路的文昌侯、馳將軍都臉色沉沉,齊齊道:“告知梁將軍吧。他是陛下心腹,又是陛下派來鎮(zhèn)守東北州的,他得知情?!?/p>
二人能不能打仗不知道,但很會鉆營。
他們動筆,分別給梁將軍、都指揮使司、京城寫信,寫了好幾封信后,立刻安排快馬,將信與國書,一并送出關隘大營。
咚咚咚!
咚咚咚!
“馳將軍,太周府給的援軍到了,有三萬之眾,還帶了很多物資!”
送信的隊伍剛奔出大營,就有傳令兵來告知馳將軍這個消息,聲音里都帶著喜氣,可見援軍的到來,提振了將士們的士氣。
三萬雜役罷了,算什么援軍,有何可歡喜!
馳將軍、文昌侯早就得到消息,這批援軍是腳夫居多,真正能打的精兵沒有多少。
不過,二人還是雙喜地去迎接援軍。
太周府被貶的趙副將父子,也在這批援軍里,父子倆都瘦成了猴兒,但沒有生病,很幸運了。
可趙副將一來到關隘大營,心就往下墜……毫無西北軍的殺氣,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
趙副將覺得自己父子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