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條逐夢之路布滿了荊棘,匡祖遭遇了無數(shù)挫折與拒絕。
一些商人聽聞他的計劃后,不屑地嘲笑他異想天開,認為在這動盪的世道投資戲班不過是打水漂;還有些人甚至不等他把話說完,便不耐煩地將他轟出門外。
面對這些冷遇,匡祖心中雖難免失落與沮喪,但他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每一次被拒絕后,他都會找個無人的角落,默默地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只要堅持下去,總會迎來轉(zhuǎn)機。
稍作調(diào)整后,他便又精神抖擻地踏上尋找機會的路途。
一日,匡祖在熱鬧的集市上偶然遇到了一位曾經(jīng)在碼頭一同做工的工友。
工友如今在一家商鋪當伙計,兩人寒暄幾句后,匡祖忍不住向他傾訴了自己成立戲班的計劃與目前面臨的困境。
工友聽后,思索片刻說道:“匡祖,我知道有個商人,一直對戲曲很感興趣,平日里也時常資助一些與戲曲相關(guān)的活動。我可以幫你牽線搭橋,看看他愿不愿意投資你的戲班。”
匡祖大喜過望,眼中瞬間閃爍起希望的光芒,他緊緊握住工友的手,激動地說道:“兄弟,太感謝你了,你可真是我們戲班的救星!若不是你,我都不知該如何是好?!?/p>
在工友的熱心幫助下,匡祖終於見到了那位商人。
見面時,匡祖緊張得手心滿是汗水,但他還是努力鎮(zhèn)定下來,將自己成立戲班的想法、對戲曲的熱愛與執(zhí)著,以及未來的規(guī)劃,詳細且真誠地向商人講述了一遍。
商人看著眼前這個眼神堅定、滿臉真誠的年輕人,被他的熱情和決心深深打動。
經(jīng)過一番考慮,商人最終決定出資支持匡祖成立戲班。
拿到資金的那一刻,匡祖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深知,這不僅是一筆資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與期望。
有了資金的支持,匡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籌備戲班的各項事宜中。
他四處尋覓,終於租下了一間寬敞的院子作為排練場地。
院子里有幾間寬敞的屋子,採光良好,足夠演員們排練和休息。
隨后,他又精心挑選購置了嶄新的戲服和樂器。
那戲服色彩鮮艷奪目,繡工精美絕倫,每一針每一線都仿佛訴說著戲曲的魅力;樂器的音質(zhì)純正悅耳,輕輕彈奏撥弄,便能發(fā)出動人的聲響。
為了讓演員們的技藝得到更快提升,匡祖還特意聘請了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戲曲老師。
老師教學認真負責,對每個演員的優(yōu)缺點都了如指掌,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演員們的技藝突飛猛進。
經(jīng)過幾個月夜以繼日的努力,匡祖的戲班終於正式成立。
戲班取名為“曙光戲班”,寓意著在黑暗中尋找曙光,給人們帶來希望和歡樂。
匡祖希望這個戲班能像一束溫暖而明亮的光,穿透生活的陰霾,照亮人們的心靈,讓大家在艱難困苦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戲班成立后的第一場演出,吸引了周邊眾多村民前來觀看。
演出那天,臺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村民們早早地就來到了演出場地,有的甚至帶著乾糧,從幾十里外的地方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