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僅是個開端,
拼寫和算術(shù)才是所有孩子最痛恨的部分,盡管拼寫的單詞很簡單,大多是些“陽光”,“花朵”,
“小鳥”,
“蘋果”一類常見的詞匯,
但依舊有大把大把的孩子抓耳撓腮,像莫莉這樣的好記性畢竟只是少數(shù),更多孩子早已將學(xué)過的內(nèi)容還給了老師,知識平滑的從他們腦子里路過,
沒有留下半絲痕跡。
在這個時候,“聰明”的孩子各有各的絕招。
布尼爾支著脖子,偷看旁邊韋伯斯特的答案,由于隔著一些距離,看得不太清楚,
他的脖子越伸越長,
幾乎成了一架天平——腦袋在這邊,身子在那邊,一高一低,中間只有一截脖子作為連接兩端的杠桿。他看得那么專心,
完全沒發(fā)現(xiàn)瓊斯小姐不知何時已走到身邊。
瓊斯小姐臉色漆黑,她一言不發(fā),
靜靜注視著布尼爾的一舉一動,周圍的孩子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心都快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了。
幾秒鐘后,
瓊斯小姐揪著布尼爾的耳朵,像拎一只雞一樣將這個小男孩從座位上拎了起來。
這場小插曲并沒有剎住不正之風(fēng),
每個孩子都抱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個兒擁有不被發(fā)現(xiàn)的本事。
瑞利,尤拉的兄弟,正在鬼鬼祟祟地傳小紙條兒,他在紙條上寫了個問號,然后將紙條團(tuán)成一團(tuán),往某個方向扔去。
不巧的是,紙團(tuán)扔得有點歪,并沒有抵達(dá)預(yù)想的目的地,它在地上咕嚕嚕滾了幾圈,正好滾在過道中央。
瓊斯小姐彎下腰,撿起小紙團(tuán),對瑞利投去嚴(yán)厲的一眼,這孩子頓時噤若寒蟬,再也不敢搞小動作了。
接連出現(xiàn)兩個失敗者,孩子們的小動作更加隱蔽。
佩里事先在書桌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抄,全是自認(rèn)為很有可能要考的內(nèi)容,他確信這種方式足夠安全,絕不會輕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