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歹說,總算是把這男人哄住了。
折騰了大半夜,
賺錢了
周家村離柳家村不遠(yuǎn),只有四五公里路,走路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
柳二嫂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這會兒挑著扁擔(dān),跟著柳二嫂來送青梅的就是周家大哥。
是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周家村比柳家村還窮,周家大哥人跟竹竿一樣,面黃肌瘦,明顯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
其實,柳家村最近的伙食也不好,村民們每天啃紅薯葉窩窩頭,吃煮野菜,一個個都吃得一臉菜色。
柳二嫂笑瞇瞇地問道:“茵茵啊,兩筐青梅夠了不?”
昨天,她娘家人聽說有人要用雞蛋跟他們換青梅,二話不說,就指使家里的幾個孩子上山摘青梅去了。
山上青梅樹多,一上午時間,就摘了兩筐滿滿的青梅。
柳茵茵沒說話,只讓他們進(jìn)來喝口水,她轉(zhuǎn)身就去收拾雞蛋了。
兩筐青梅沒稱,不知道斤兩,但柳茵茵粗粗一看,估摸著有一百來斤。
青梅看著個頭都不小,應(yīng)該也是專門挑了好的摘的。
柳茵茵用籃子裝了五十個雞蛋,想了想,又拿袋子裝了五斤玉米面。
提著東西出去,柳茵茵對柳二嫂兄妹倆個說:“五十個雞蛋,五斤玉米面,我用這些東西換行不?”
倒不是她不想多給,只是,這個時候糧食太珍貴了,給多了也讓人起疑心。
柳二嫂笑容滿面道:“哪里需要這么多東西!”
青梅又不值錢,哪用得著用雞蛋換,而且,居然還有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