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給她用就是浪費錢,還不如買點吃的東西實在。
四樣?xùn)|西,就算十斤豬肉。
剩下四十斤肉,周大娘給了柳茵茵八十塊錢。
家里還有五十斤豬肉,柳茵茵想了想,還是沒跟周大娘說這個,她已經(jīng)買了五十斤肉了,夠多了。
柳茵茵還提了二十個雞蛋來,這些雞蛋她就不收錢了,送給周大娘吃。
周大娘見狀更高興了。
柳茵茵旁邊還有一戶鄰居,是一對中年夫妻。
她認(rèn)識這家女主人,姓馬,叫馬小蓮。
夫妻倆個都是榨油廠的工人,這戶人家
怎么說呢,挺會生的,夫妻倆個不過三十幾歲,就生了七個孩子,五個兒子二個女兒。
最大的已經(jīng)十二歲了,最小的才三歲。
而且,柳茵茵上回見到馬小蓮的時候,她肚子里又懷著一個,六個多月了。
馬小蓮人挺好的,知道柳茵茵搬來隔壁住后,當(dāng)時還給她送了兩斤豆油。
柳茵茵回了她十斤白面。
兩人一來一往的,后面倒也打了幾次交道。
不過,馬小蓮兩口子雖然都是工人,但家里孩子太多了,又沒有長輩幫襯,家里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不如周大娘家日子過得好。
柳茵茵想著她懷孕,提了五斤豬肉,二十個雞蛋去看她。
也不確定馬小蓮在不在家,柳茵茵敲了幾下門。
好在里面有人應(yīng)了。
馬小蓮扶著大肚子來開門:“茵茵啊,你回來了?”
因為馬小蓮要上班,平時早出晚歸的,兩人見面的機(jī)會不多。
豬肉換糧食
自從柳茵茵回鄉(xiāng)下住后,這還是兩人第一次碰面。
柳茵茵笑著解釋:“沒有,就有空來縣城看一眼,大姐,我在鄉(xiāng)下殺了一頭豬,帶了些豬肉來,你要不要換點?”
“豬肉啊!”馬小蓮聞言驚喜道,“我用豆油跟你換行不?”
馬小蓮小口子都在榨油廠上班,廠里逢年過年都會發(fā)一些福利,其中,豆油是最多的。
馬小蓮節(jié)儉慣了,即便家里豆油比別的人家多,做菜的時候,也不敢大手大腳的用油。
家里日子過得拮據(jù),馬小蓮平時就會用豆油換一些其他東西補(bǔ)貼家用。
豆油跟豬肉一樣,都是緊缺物資,價格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