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點點頭,隨后醞釀了一下才說。
“跟道教的那幾個旁門左道還挺有點相似的……”
“當然,貧道的看法,是他們像……”
“他們在刻意模仿趙方天的軌跡……”
“趙方天是道人,且趙方天是個十分自信的人,很可能他的那幾部真經(jīng),就不曾遮掩自身的氣息……”
“當然,也不是天上的那三個月亮那樣,也不是那么顯眼,只要一仰脖子就能看到……”
小道士頷首,若有所思,道人的意思是,趙方天的人生階段可以分為青年,中年,老年,故而道教的那三位旁門左道,分別感應(yīng)到了那三部真經(jīng),既然感應(yīng)到了當然能有所得……
從這個角度看,趙方天其實倒是并不怎么在意門戶之見,只要你有本事可以感應(yīng)到他的傳承,你也能有所收獲,不必要就要成為他的弟子。
就是胸懷和格局啊!
龍虎山輸給這樣的人,也不算冤……
輸了當然不高興,可是輸給一個英雄人物,各個方面無法挑剔,同樣都是輸,那個感受不一樣……
很不一樣!
“所謂四部么……”
道人看小道士的若有所思的模樣,就知道他差不多想明白,消化了這個信息。
“還有一個說法,是所謂的四圣獸的說法……”
“說每一部真經(jīng),里面都封印了一只圣獸,所以才會充滿了靈性,故而也就不需要別人的看管……”
“不管是作為外門大弟子的趙公明,還是作為周天朝最強大的后盾的帝國軍,都不清楚所謂的太祖真經(jīng)藏在什么地方……”
“也就是貧道的猜測,趙公明在利用郭光的赤子之心想要釣出真經(jīng)!”
“不過看起來,應(yīng)該是不怎么好……”
小道士又是點點頭作為回應(yīng),他聽得出來,道人說這個事的時候,還是有點明顯的幸災(zāi)樂禍的,樂見趙公明謀算不成。
這個……
人之常情,別說道人這些距離很近的人,他就是一個小道士,這個事跟他有著十萬八千里,他一樣也不愿意看到別人占了這么大的便宜……
別說是趙公明,這個他見都沒見過的人,更不能說是熟識的人,就是眼前這位給了他大好處的人,給的好處都可以媲美醉道人了……
他一樣也不愿意看到道人得到了趙方天的傳承……
他最希望的,是他自己得到這位最強大人物的傳承,其次嘛……
當然是龍虎山。
他幾乎肯定,以龍虎山對趙方天的在意,龍虎山必定對趙方天的傳承極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