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種只有針尖大小的“微型六足蟲”,則是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唯一的“消費者”與“調節(jié)者”。
它們的存在,構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三級生態(tài)循環(huán)。
這個系統(tǒng),甚至不需要額外的水和養(yǎng)分。
它能像一個活著的生命體,在月球的貧瘠土地上,自我修復,自我擴張!
“我的天……”
旁邊的年輕研究員看得目瞪口呆,幾乎忘記了呼吸。
這已經不是生態(tài)學了。
這是神學!
這是在……創(chuàng)世!
與此同時,另一側的能源專家錢立群院士,也陷入了同樣的癲狂。
他面前懸浮的,是“量子能源網絡”理論。
“糾纏……瞬時響應……分布式……”
他一遍遍地念叨著這幾個詞,花白的頭發(fā)被他自己抓得如同鳥窩。
忽然,他一拍大腿!
“我真是個老糊涂!為什么非要一個大核心!為什么!”
他激動地滿臉通紅,沖著自己的學生吼道。
“把之前那個該死的‘托卡馬克’方案給我扔了!徹底扔了!”
“我們不要太陽,我們要滿天星辰!”
在他的全新構想中,整個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不再依賴于一個龐大、笨重且有風險的中心核反應堆。
取而代之的,是數十個拳頭大小的微型核能電池。
它們將被分散埋設在基地的各個角落,每一個都是獨立的能源節(jié)點。
而連接它們的,不是電纜,而是量子糾纏。
“‘龍河一號’,模擬節(jié)點故障!”
錢立群院士的聲音因為激動而顫抖。
全息投影中,代表著能源網絡的一張光網,其中一個光點瞬間熄滅。
幾乎在同一時刻,根本無法用肉眼捕捉的瞬間。
熄滅節(jié)點周圍的其他所有光點,亮度陡然提升了微不可查的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