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環(huán)境模擬與材料合成中心】的核心會議室,靜得能聽見上千人同步的呼吸聲。
這是一座深埋于地下的金屬殿堂,穹頂?shù)臒艄饽M著日光的柔和色溫,空氣中彌漫著恒溫系統(tǒng)與精密儀器運行時特有的、冰冷而潔凈的味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中心那個被光芒籠罩的身影上。
何宇站在全息講臺中央。
他沒有慷慨激昂,甚至沒有多余的動作。
他的身后,那副代號為【“龍鱗”仿生復合材料】的分子結構模型,在幽藍色的光暈中無聲旋轉,每一個原子鍵的連接都散發(fā)著令人心悸的、屬于未來的美感。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p>
何宇的聲音通過擴音系統(tǒng),灌入每個人的耳廓,清晰,平穩(wěn),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重量。
“歡迎大家,正式成為【“方舟”計劃】的一員?!?/p>
他停頓了一下,視線緩緩掃過臺下。
那是一千多雙眼睛。
年輕的,閃爍著初生牛犢的銳氣與對未知的渴望。
年長的,沉淀著歲月與知識的厚重,此刻卻同樣燃起了久違的烈焰。
這些眼神,是這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的基地已經(jīng)就位,我們的理論已經(jīng)突破?!?/p>
“現(xiàn)在,是時候將圖紙,變?yōu)楝F(xiàn)實了。”
話音落下的瞬間,臺下許多人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指尖微微蜷曲,那是智力生物在面對終極挑戰(zhàn)前,抑制不住的生理興奮。
何宇公布了【“方舟”計劃】的第一步,也是捅破天窗的第一拳。
“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擊著所有人的心臟。
“在一個月之內,徹底攻克【‘龍鱗’仿生復合材料】的量產(chǎn)工藝,并成功制造出第一塊標準尺寸的、可直接用于穹頂結構搭建的——‘龍鱗’結構板!”
“轟!”
人群中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呼與倒吸冷氣的聲音。
一個月!
對于一項足以顛覆材料學界的全新技術,從實驗室理論到標準化的工業(yè)量產(chǎn),一個月的時間,這根本不是挑戰(zhàn),這是神跡!
然而,何宇沒有給他們消化震驚的時間。
他話鋒一轉,身后的分子模型驟然崩解!
無數(shù)光點爆散開來,又在空中以驚人的速度重新聚合,化作一張覆蓋了整個巨型屏幕的、無比繁雜的工藝流程圖。
那張圖,宛如一張星圖。
密密麻麻的節(jié)點閃爍著,被無數(shù)條代表著邏輯關聯(lián)與技術路徑的線條連接,構成了一個令人頭皮發(fā)麻的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