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國教授。
……
深夜,國家重點材料實驗室。
陸建華院士正對著一塊“龍鱗”材料的樣本發(fā)愁。他花白的頭發(fā)顯得有些凌亂,桌上的茶水早已冰涼。
“滴?!?/p>
一聲輕響,他手邊的加密終端亮起。
一份來自龍河大學校長辦公室的加密文件。
陸建華皺了皺眉,扶正了老花鏡,有些疲憊地點開了文件。
幾乎在同一秒,千里之外的龍河大學物理學院,光學中心。
方振國教授正煩躁地踱步,實驗室里彌漫著一股濃烈的咖啡味。他和他的團隊已經(jīng)連續(xù)攻關(guān)了七十二個小時,毫無進展。
“滴?!?/p>
同樣的聲音,同樣的發(fā)件人。
方振國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煩悶,點開了那份文件。
下一秒。
兩個不同的地點,兩位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歲的老科學家,身體同時僵住。
陸建華院士的瞳孔,在一瞬間收縮到了極致。
他看到了什么?
圖紙上,不再是任何已知的激光、水刀、或者粒子束。那是一種匪夷所思的構(gòu)想——利用特定的高頻波段,引發(fā)材料內(nèi)部特定分子鍵的劇烈共振。
當共振的頻率與分子鍵的固有頻率達成完美同步時,分子鍵會自行“松開”。
不是暴力切斷。
是和平解體。
這是一種在原子層面上,對物質(zhì)進行“說服”,而非“破壞”的切割方式!
“啪嗒?!?/p>
陸建華手中的老花鏡滑落在地,鏡片碎裂的聲音在寂靜的實驗室里格外刺耳,但他渾然不覺。
他的雙手死死抓住桌子的邊緣,指節(jié)因為過度用力而發(fā)白,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天才……”
他的嘴唇翕動著,吐出的聲音干澀而嘶啞。
“不……這不是天才……這是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