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湖村村民,相當于與世隔絕。
但這里,不是世外桃源。
隨著眾人的相互了解,也漸漸有秀湖村村民敞開心扉,開始跟林銘等人進行交流。
不過他們不同于宜州省的大光縣,根本就不會說普通話。
只有在這里待了好幾年的劉青青和盧文明兩人,才能充當眾人的‘翻譯’。
而根據(jù)盧文明和劉青青所說,來這里支教的老師并非只有他們兩個,還有十幾個正在給孩子上課。
這些老師覺得林銘等人可能會來,所以輪流在秀湖村等著,今天就輪到了盧文明和劉青青。
當然。
學校之所以距離秀湖村很遠,就是因為學校里的學生,是這整個大山所有村子的。
換句話來說——
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只能上一所學校!
十幾個支教老師,聽起來很多,卻要負責孩子的九年各科學習,有時候甚至還要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
講實話,很難!
從最開始,林銘對這些支教老師就非常敬佩。
他們基本上都是從大城市而來,也基本上都是大學生。
沒有足夠的學歷,自然當不了老師。
本來擁有優(yōu)渥的生活,也可以找個公司朝九晚五,舒舒服服的上班。
但他們放棄了這一切,愿意奉獻出自己的青春,來為這些貧苦地區(qū)的孩子引路。
在這里的生活條件,遠比正常城市差了太多太多。
沒有網(wǎng)絡,沒有電視,沒有信號覆蓋,沒有汽車飛機……
就連一頓肯德基,他們都吃不到!
偏偏憑借那強大的毅力,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聊天的過程中。
盧文明和劉青青兩人,也帶著林銘他們來到了一戶人家。
從外面看,都破舊不堪的房屋,內(nèi)部設施更是簡陋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