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舊陰影
:新與舊陰影
吉普車卷著塵土,駛離了紅星公社那片熟悉的黃土坡,將驚愕、嫉妒、難以置信的視線徹底甩在身后。
車內,蘇念雪脊背挺得筆直,雙手規(guī)規(guī)矩矩地放在膝上,指尖卻下意識地摳著帆布包粗糙的邊緣。窗外的景象飛速后退,白楊樹、麥田、低矮的農舍,構成一幅單調卻生動的七十年代北方鄉(xiāng)村圖景。引擎聲單調地轟鳴,混合著窗外灌進來的、帶著土腥味的風。
她的人生,正以每小時四十公里的速度,駛向一個全然未知的方向。
副駕駛上的李上校似乎看出了她的緊繃,語氣溫和地開口,打破了沉默:“蘇同志,不用緊張。我們這次去的地方,是軍區(qū)下屬的一個技術革新辦公室,主要負責篩選和論證地方上送來的一些有價值的技改方案。環(huán)境比較簡陋,但同志們都很務實?!?/p>
蘇念雪輕輕“嗯”了一聲,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鎮(zhèn)定:“我會盡快適應,努力學習?!?/p>
開車的陸遠征目光掃過后視鏡,聲音平穩(wěn)無波:“你的檔案和關系,組織上會負責協(xié)調轉接。目前你的臨時身份是技術支援小組的特邀人員,編制和待遇問題,后續(xù)會根據(jù)項目貢獻明確?!?/p>
他的話語簡潔、高效,帶著軍人特有的利落,也清晰地界定了她此刻的位置——一個因特殊才能被臨時征召的“外人”。
“我明白。”蘇念雪點頭。她很清楚,那套軍裝更多的是一種象征和認可,真正要站穩(wěn)腳跟,靠的是接下來的實績。
吉普車顛簸了將近兩個小時,終于駛入了一座看起來頗有年代感的北方小城。城墻斑駁,街道不寬,行人大多穿著藍、灰、綠為主的衣服,自行車鈴聲響個不停。最終,車子開進一個掛著白底黑字單位牌子的大院,在一棟看起來有些年頭的三層蘇式紅磚樓前停下。
“到了。”陸遠征熄了火。
李上校有事要先去市革委會,下車后便匆匆離開。陸遠征拎起蘇念雪那個輕飄飄的行李包,言簡意賅:“跟我來,先安排你住宿。”
宿舍樓就在辦公樓后面,同樣是紅磚結構,走廊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和舊木頭混合的味道。陸遠征敲開一樓盡頭的一間房門。
開門的是一位剪著齊耳短發(fā)、約莫三十歲上下、戴著黑框眼鏡的女同志,穿著洗得發(fā)白的列寧裝,看起來十分干練。
“張姐,這是新來的蘇念雪同志,暫時安排在你這間宿舍?!标戇h征介紹道,“蘇同志,這是張文娟同志,負責資料室的工作,以后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問她?!?/p>
張文娟推了推眼鏡,快速打量了一下蘇念雪,眼中掠過一絲驚訝,似乎沒想到新來的同事如此年輕,但很快便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歡迎歡迎,快進來吧。正好靠窗那張床空著?!?/p>
宿舍很小,擺著兩張鐵架床、一張舊書桌、兩個臉盆架,但收拾得異常整潔,水泥地擦得發(fā)亮。
“謝謝張姐,以后麻煩你了?!碧K念雪微微鞠躬。她知道,在這個年代,處理好室友關系至關重要。
“客氣啥,都是革命同志。”張文娟爽快地擺擺手,又看向陸遠征,“陸參謀,人交給我你就放心吧。”
陸遠征點點頭,對蘇念雪道:“安頓一下,半小時后我來帶你去辦公室熟悉情況?!闭f完,便轉身離開,步伐鏗鏘,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張文娟是個熱心腸,幫著蘇念雪鋪床單、套被子,一邊絮絮叨叨地介紹著大院里的情況:食堂幾點開飯、澡堂每周幾開放、開水房在哪里、領導們的脾氣等等。蘇念雪認真聽著,一一記在心里。
“咱們這技術辦,說起來重要,其實也就是個過濾篩子?!睆埼木陦旱土它c聲音,“下面廠礦公社報上來的革新項目五花八門,好多都是異想天開,能篩出一兩個有點可行性的就不錯了。你真厲害,能讓李上校和陸參謀親自去接?!?/p>
蘇念雪能聽出她話里的好奇和一絲探究,只謙遜地笑笑:“我只是湊巧對水輪機有點想法,沒想到組織這么重視?!?/p>
收拾妥當,陸遠征準時出現(xiàn)在門口。
技術革新辦公室在二樓,一間大辦公室里擺著七八張舊辦公桌,幾個穿著中山裝或舊軍裝的人正伏案工作,有的在畫圖,有的在寫材料,煙霧繚繞,空氣中彌漫著墨水、紙張和煙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