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佑帝正自吃著碗中飯菜,應(yīng)道:“嗯。
”“為什么?”她是真的不明白為何執(zhí)意要?dú)⒘斯O,朝中出他之外已無敢犯顏直諫之臣,難不成非要變得像如今這樣人人只知明哲保身、揣摩圣心才肯收手嗎。
她印象中的父皇分明是從善如、流海納百川之人啊,怎么會因?yàn)榇藦s殺大臣呢?廣佑帝停下手中動作,面向朱予柔道:“他毫無證據(jù)就敢彈劾太子,豈非不將皇室、不將朕放在眼里?”這番話落在朱予柔耳中卻不盡然,她不相信從前那個能隱忍言官當(dāng)庭控訴皇帝的父皇會變成這樣。
所以她向前一步,道:“父皇,我不相信,所以您就告訴我,究竟為何?”廣佑帝一嘆,知道如今的朱予柔心思敏達(dá),這個理由已騙不了她,心中不由生出一絲欣慰。
他確有自己的心思,郭鏞雖可為眾臣做個表率作用,奈何性子太過急躁,往往會令他陷于被動,不得不罰。
就說此次,若他沒那么心急,而是私下收集太子罪證再行上書,結(jié)局都不會是這樣。
他本想借著科舉案削弱太子勢力,被他這么一鬧,豈不是打草驚蛇?太子何等警覺,定會另作籌謀,到時再找?guī)兹隧斪?,只會適得其反。
要么,便不動,要動,只能一擊而中。
可心中帝王心術(shù)怎能示于人前,廣佑帝搖了搖頭道:“柔兒,這不是你該管的。
”“父皇,程敏、郭鏞兩位大臣先后枉死于兒臣面前,兒臣做不到坐視不理,程大人也便罷了,他有罪在身不能不死,可郭大人呢?他只是行使臣子本職,這也該死嗎?”朱予柔言語步步緊逼,廣佑帝早沒了胃口,順勢將碗筷向下重重一摔,道:“韶華,這是你該對朕說話的態(tài)度嗎?”碗筷打翻在地,一聲碎瓷聲響,殿內(nèi)殿外的宮女太監(jiān)跪了一地,匍匐著不敢出聲。
黃公公早嚇出了一身冷汗,心中叫苦不迭,清楚韶華公主受寵,定然不會受罰,可自己沒能阻擋公主入殿,恐怕受到牽連,暗自思忖公主說了何事竟能惹怒陛下。
朱予柔在皇帝動怒時立刻雙膝落地,道:“請父皇息怒,兒臣只是覺得,父皇乃一代英明天子,是該聽得進(jìn)諫言才對。
”“聽得進(jìn)諫言。
”廣佑帝重復(fù)朱予柔的話,哼了一聲道:“這朝中臣子眾多,諫言更是不勝枚舉,只一味聽從諫言又有何用,身為君主,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在萬千言論中找到正確的哪句才是正理。
”說罷,他站起身,行至案頭摸挲著那一摞摞奏章,看向朱予柔跪地的方向,將一摞奏章推倒在她面前,厲聲道:“就讓你好好看看,這一摞,都是參你的,朕是不是該聽從他們的,讓你回到后宮,不參與朝中政事!”朱予柔鄂然失色、啞口無言,撿起其中一份奏章看去,滿篇犀利之言入眼,句句咄咄逼人,令她不敢面對。
可她又覺這與她所言并不沖突,剛想開口,又見廣佑帝拿起一本書走來,道:“這本《女則》也是這些大臣送來給朕和你看的,如今,你可要按其中規(guī)范行事?”《女則》乃是前朝一位皇后所著,通篇都是規(guī)范女子言行規(guī)范,更鄭重申明女子不得當(dāng)政,獻(xiàn)此書的人,其心可見一斑。
“來人。
”警告一番,廣佑帝這才吩咐道:“將地上這些奏章全都給朕燒了。
”說著,將手中《女則》隨意一丟,負(fù)手而立。
“郭鏞之死,朕自有安排,你也不必好奇。
既已入了戶部,便好好做官,不要辜負(fù)你母親一番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