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廣佑帝難掩心中憤怒,聲音也帶上幾分威嚴(yán),看向群臣中一員,開口道:“沈川,你身為此次春闈監(jiān)臨官,可知此事。
”出了這樣大的事,沈川自然是脫不了干系,他兀自磕頭請罪道:“微臣身負(fù)圣命未能盡知此事,懇請陛下降罪。
”廣佑帝瞇了瞇眼,不悅道:“怪罪又有何用,朕要的是真相,此事既是在你監(jiān)察下的春闈發(fā)生,便由你督察院查吧,由你帶領(lǐng)此事。
涉事官員皆聽你調(diào)遣。
”沈川驚愕抬頭,他沒想到這樣大的事皇上竟安排他來查,見皇帝盯著自己,頓首道:“臣,定不負(fù)圣意。
”不止沈川驚訝,眾大臣也沒想到如此大案陛下竟交給沈川一人負(fù)責(zé),殿上頓時響起竊竊私語聲。
良久,刑部尚書吳景明出列道:“陛下,此事關(guān)乎我朝科舉,絕非小事,理應(yīng)由三法司共同審理,怎能只由督察院來查,且小沈大人剛剛回京,恐怕對京中諸事尚不熟悉,臣請陛下三思。
”一旁的朱予柔終于忍不住了,出言道:“陛下,兒臣以為,此事本就由小沈大人督查不利而起,既如此,不妨就讓小沈大人戴罪立功,由他全權(quán)處理,兒臣相信,沈大人定能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案。
”她是不能讓刑部參與其中的,吳景明坐在刑部尚書這個位置上,說他不知道此事是不可能的,誰清楚他在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這件事關(guān)乎著朝堂之本,其中不知道牽扯了多少朝廷官員,朱予柔不想任由這幫人輕輕揭過。
至于查案之人
朱予柔看了眼殿中跪著的沈川,心中暗想,就信一回這位傳言中大公無私的小沈大人罷,至少要比那些朝中的老滑頭要強(qiáng)。
見朱予柔都為其保薦,坐在龍椅上的廣佑帝眼中劃過一抹笑意,開口道“程敏,既有眾學(xué)生參奏,你便革職查辦吧,在督察院呆幾日,事情沒查清楚前,不得與任何人見面。
另外,這七名學(xué)生交由督察院照看,若出了什么事,朕唯你們是問。
”自己治下的科舉竟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丑聞,皇帝自然是無比憤怒,他清楚自己年老,對許多事物的處理不比從前,然而,他也沒想到手下的這幫大臣竟如此肆意妄為,干出這等事,這不是狠狠的打他的臉嗎。
想到此處,他又看了眼下跪著的沈川,道:“沈川,監(jiān)察不利,罰俸半年,若不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這僉都御史你也別干了。
”他是極欣賞沈川的,故而才將太子佐政之臣的位置安排給他。
想到沈川在地方上辦的案,皇帝心中微微放心,他調(diào)此人回京,便是為整頓京中吏治,由此案揭開,也算是給朝中官員提個醒,莫要叫他這個皇帝太過失望。
“既如此,就都散了吧,若事情屬實,朕自會還你們這些學(xué)子一個公道。
”皇帝已定了調(diào),諸大臣也就不敢再說什么,自覺向殿外退去。
督察院右都御使曹鴻嵐見吳景明盯著沈川背影,開口道:“陛下這是不信任我們啊。
”吳景明回頭看了眼來人,并不答話,自顧自向前走去。
見他未答話,曹鴻嵐也不惱,快走兩步追上道:“倒是沈家這小子頗得陛下信賴。
”“他可是太子妃的親弟弟,陛下自然信他。
”吳景明沒好氣道。
知道他在賭氣,曹鴻嵐卻必須求個答案:“程敏是保不住了,吳大人可否給個準(zhǔn)信,這件事到底該怎么辦。
”“這不是你們督察院在查嗎,問我干甚?。
”“哎呦吳大人,您就別嗆我了,事情發(fā)展到這步,我是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這沈川也算是太子殿下的妻弟,既由他查,還要不要我管了。
”“不知道,不知道,你自己問殿下去。
”說罷,吳景明便先一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