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時候,我竟然沒有留意到?!?/p>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斥道:“不學無術。”
朱樉脖子一縮,不敢在說話。
熟讀經(jīng)典的朱元璋自然知道,馬鈺說的是對的。
周武王帶著文王的棺槨伐商,因此還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諷。
說他不讓自己的父親入土為安,是假仁假義。
這些古籍上有明確記載,只不過大家習慣性忽略了而已。
以前朱元璋也無法理解,周武王為何要扶靈伐商,給自己留下那么大的污點。
此時經(jīng)過馬鈺的講解,他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里面還有這一層用意在。
確實啊,大家信服的是文王的德行,和姬發(fā)沒有關系。
文王不在了,你姬發(fā)憑什么號令群雄?
所以他必須要借助父親的名義行事。
否則也就沒有后面的伐商大業(yè),也不會有周朝了。
至于周武王扶靈伐商到底符不符合孝道……
朱元璋表示,不能繼承并完成父親的遺愿,那才是真正的不孝。
馬鈺見朱元璋能跟得上自己的節(jié)奏,哪怕是明黑,也不得不贊嘆他的勤奮。
朱元璋就小時候讀過兩年私塾,勉強能識得幾個字。
他的學識全部都是成年后自學的。
一邊打仗一邊抽空學習,這份自律和堅持,就不是尋常人能比的,難怪他能獲得成功。
朱元璋此時已經(jīng)被他的課所吸引,催促道:
“繼續(xù)講,后來呢?!?/p>
馬鈺接著說道:“后來武王伐商成功,事情又起了波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