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了心里一個大負擔(dān),江暖干活都輕松了,她把鐲子往手肘處摞了摞,繼續(xù)整理下鄉(xiāng)物品。本來王采萍給江暖準備的物品就很多,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老太太,行李肉眼可見的壯大了好幾倍。
二阿婆本來想幫忙,江暖怕累到老人家,堅決不讓她幫忙,而且這些都是自己的東西,讓別人整理,她就不知道哪件放在哪里了。
就在江暖忙碌時,門外響起了夾生的蘇城話,“妹妹,家里有水嗎?我想喝點水。”門外站著一個挑著扁擔(dān)、頭戴包巾的老婆婆,她舒展著滿臉皺紋,笑瞇瞇看著她。
江暖抬頭,她剛剛估摸阿婆和二阿婆要回來了,先把大門打開了,沒想她們還沒回來,反而來了討水的外人,她有禮道:“阿婆,你等等?!?/p>
她從灶間拿了一只洗干凈的粗陶大碗,倒了大半碗涼白開,再混一點熱水,端出門給她,這只碗是家里專門給路過討水的人準備的。
每次喝完,二阿婆都會洗干凈,用滾水燙過后放在碗柜里。江暖從小見慣了,現(xiàn)在拿起來也方便,現(xiàn)在看來很多細枝末節(jié)都能看出,自己對自家、阿婆家的熟悉。
老婆婆擔(dān)子里一筐是兩只公雞、一只母雞,都用稻草扎好了,看著還挺安分的。另一堆是小雞苗,毛茸茸的擠在稻草堆里,唧唧喳喳的很可愛。
江暖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老婆婆見她喜歡,笑瞇瞇的問:“妹妹,這是家里剛孵出來的小雞苗,你要不要?二毛錢一只?!?/p>
大雞是大貨,小姑娘未必有錢買,但是幾毛錢一只的小雞苗她應(yīng)該有錢吧?老婆婆心里挺著急的,現(xiàn)在天太冷了,小雞苗活不長,能騙一個是一個。
江暖正想拒絕,但想空間陽臺好像可以種植,或許也能養(yǎng)殖吧?雖然家里還有不少雞蛋,可自己養(yǎng)雞樂趣也挺多的,還能吃到土雞蛋。
她也數(shù)不清一籮筐有多少只小雞,應(yīng)該有二十只吧?她試探的問:“我給你一塊五,你這些小雞苗都給我?”
老婆婆說:“妹妹,我這里有二十二只小雞苗呢,你給我四塊錢好了。”
江暖分毫不讓,“現(xiàn)在天冷,雞苗不好好保暖,第二天全死了,我燒煤也要不少錢。”這會錢那么值錢,她才不想當(dāng)冤大頭,這種天氣的雞苗,沒有現(xiàn)代手段幾乎活不長。
蘇城八十年代長大的孩子,哪怕城里孩子,也基本都養(yǎng)過小雞、蠶寶寶。她養(yǎng)雞也算有幾分經(jīng)驗,雖然最多時也也就養(yǎng)過三只雞。
老婆婆有點遲疑,江暖追加道:“我再買只母雞,算你五毛錢毛重如何?”市面上雞是八毛一斤,可那是凈重的價格。
老婆婆聞言爽快答應(yīng)了,“好!妹妹,我家母雞養(yǎng)了三年了,可肥了!燉湯一定香噴噴的!你要不要雄雞?養(yǎng)了不到一年的小雞,肉嫩!”
江暖說:“好!”她從灶間翻出一只大麻袋,“你幫我裝到麻袋里?!?/p>
老婆婆吃驚說:“妹妹,這樣要悶死的?!?/p>
江暖道:“我知道,就暫時放一會,我把雞舍整理出來就養(yǎng)進去?!?/p>
老婆婆好奇地問:“你們城里人,能養(yǎng)那么多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