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有萬的詩詞 > 第70章 李康運命論(第10頁)

            第70章 李康運命論(第10頁)

            譯:這兩個人,都有雄才大略,卻不免遭遇災禍,這是因為他們有沒有遇到合適的君主。

            故伍員浮尸于江,萇弘流血于蜀,白起賜劍于杜郵,文種伏劍于山陰。

            譯:所以伍子胥尸體被拋入江中,萇弘的血在蜀地化為碧玉,白起在杜郵被賜劍自殺,文種在山陰伏劍而死。

            彼數(shù)子者,豈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者,運命之所在也。

            譯:他們這些人,難道不忠誠嗎?然而卻不免一死,這是命運的安排啊。

            故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譯:所以說:“以正直的方式侍奉君主,到哪里不會多次被罷黜呢?以不正當?shù)姆绞绞谭罹?,又何必離開自己的祖國呢?”

            故運命之所在,人事不能奪也。

            譯:所以命運的安排,人力是無法改變的。

            仲尼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譯:孔子說:“道將要施行嗎?這是命運。道將要廢棄嗎?這也是命運?!?/p>

            夫道之行廢,猶命之窮達也。故運命無常,惟人所召。

            譯:道的施行與廢棄,就如同命運的困厄與顯達。所以命運沒有固定的模式,全由人自己招致。

            人生于世,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以德御運氣,以道御命,何患不臧?

            譯:人生在世,就像白馬在縫隙前一閃而過,轉瞬即逝。用道德來駕馭運氣,用道義來駕馭命運,又何必擔心結果不好呢?

            若乃懷匹夫之量,挾一隅之智,欲以徼幸取巧,居非其位,行非其道,棄順效逆,妨賢賣友,自衒自媒,求人之知,福不盈眥,禍溢于世,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譯:如果懷著普通人的氣量,依仗片面的智慧,想要僥幸取巧,處于不適合自己的位置,做不符合道義的事情,違背正道,效仿逆行,妨礙賢能,出賣朋友,自我炫耀,自我推薦,謀求別人的賞識,那么福分少得可憐,災禍卻遍布世間,所以君子安于平易的處境來等待命運的安排,小人卻冒險行事妄圖僥幸獲得成功。

            是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其慎之!

            譯:因此,言語有時會招來災禍,行為有時會招來恥辱,君子對此要慎重??!

            ……

            全譯:

            國家的太平與動亂,取決于時運;個人的窮困與顯達,取決于命運;地位的尊貴與卑賤,取決于時機。所以,時運即將昌盛之時,必定會誕生圣明的君主。有了圣明的君主,就必然會有忠誠賢能的臣子。他們的相遇,無需刻意追求便自然契合;他們的親近,無需他人介紹便自然親密。君主倡導,臣子必定應和;君主謀劃,臣子必定聽從。他們道德觀念一致,行為舉止相符,利害得失不會動搖他們的志向,讒言構陷不能離間他們的交情,如此才能成就功業(yè)。他們之所以能如此,難道僅僅是人力所為嗎?這是上天授予的,是神明告知的,是時運促成的。

            黃河水變清,圣人便會誕生;里社發(fā)出鳴響,圣人就會出現(xiàn);群龍顯現(xiàn),圣人就會得到任用。伊尹,本是有莘氏陪嫁的奴仆,卻成為商朝的阿衡(宰相)。姜太公,原是渭水之畔的貧賤老者,卻在周朝被尊為尚父。百里奚在虞國時,虞國滅亡;到秦國后,秦國稱霸,并非他在虞國無才而在秦國才有才。張良得到黃石公授予的兵符,研習《三略》的學說,以此游說群雄,他的主張卻如潑水投石,無人接受;等到他遇到漢高祖,他的建議就像投石入水,無人違抗。并非張良在陳涉、項羽面前言辭笨拙,而在沛公面前善于言辭。然而張良的言論始終如一,為何有時被接受,有時被拒絕呢?這種接受與拒絕的緣由,乃是神明的旨意。所以,伊尹、姜太公、百里奚、張良這四位賢者,他們的名字載入圖箓,事跡順應天命人事,難道能用賢愚來評判嗎?孔子說:“自身秉持清明,氣志如同神明。嗜欲即將來臨時,必定先有征兆。就像天降及時雨,山川先有云氣升騰?!薄对娊?jīng)》說:“山岳降下神靈,誕生了甫侯和申伯;正是有了申伯和甫侯,才成為周朝的棟梁。”這說的就是命運啊。

            豈止是興盛的君主如此,導致國家混亂滅亡的君主也是一樣。周幽王被褒姒迷惑,災禍的征兆在夏朝宮廷就已出現(xiàn)。曹伯陽得到公孫強,征兆在社宮顯現(xiàn)。叔孫豹親近豎牛,災禍在庚宗釀成。吉兇成敗,皆按一定氣數(shù)到來。都是不須刻意追求便自然契合,不待他人介紹便自然親近。從前,圣人受河圖洛書的啟示說:“憑借文德受命的,七九之數(shù)時就會衰落;憑借武力興起的,六八之數(shù)時就會謀劃變革?!钡鹊街艹赏踉卩P鄏定都,占卜得知傳世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上天的旨意。所以,從周幽王、周厲王時期起,周朝的政治開始衰敗,春秋五霸之后,禮樂制度逐漸崩壞。文化淺薄的弊端,在周靈王、周景王時逐漸顯現(xiàn);詭辯欺詐的風氣,在戰(zhàn)國時期形成。嚴刑峻法的極致,在秦朝積累;文章辭藻的尊崇,被漢高祖摒棄。即使孔子這樣的至圣之人,顏回、冉求這樣的大賢之人,在禮儀規(guī)范中相互禮讓,在洙水、泗水之畔溫和講學,也無法遏制衰敗的開端;孟軻、荀況效法孔顏二位圣人,遵循正道,也無法挽救末世的頹勢,天下最終陷入混亂而無法挽救。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啊。難道僅僅這一個時代如此嗎?

            況且天下之事數(shù)不勝數(shù),遇事遲疑不決,當斷不斷,必有后患。所以明智的人審慎衡量君主后才決定進取,不明事理的人盲目追求成名,失敗后才懂得退避。像呂尚遇到周文王,寧戚冒犯齊桓公,他們有的甘愿赴死,有的從筑墻勞役中被起用,離開這些君主就會精神萎靡、志氣沮喪,追隨這些君主就能成就王業(yè)、奠定霸業(yè)。然而這二人,難道是一向在朝中為官,借助身邊人的贊譽,然后才得以舉薦顯達的嗎?他們的精誠感動神明,忠義使鄰國敬服,難道是借助鄉(xiāng)人的稱贊,依靠品評者的贊譽,然后才聲名遠揚的嗎?等到他們入朝為官,與君主取舍不合,言語相悖,志向不同,功業(yè)難以建立,這是有原因的。所以同僚們相視苦笑,朋友們搖頭嘆息,想要探尋其中的原因,又怎么能得到呢?疾風知勁草,歲寒見松柏,只有經(jīng)歷患難,才知道君子不會屈服。所以,有的人憑借自身才能獲得成功,有的人依靠他人幫助取得成就。有的人用品德掩蓋言論,有的人用言論彰顯行為。就如同農(nóng)夫耕種,按時播種,雖會遇到災年,但必有豐年。然而士人立身處世,就像農(nóng)夫種莊稼,不能不慎重選擇“種子”。所以士人最重要的是先選擇君主,選擇之后再去侍奉,不合道義就隱居。所以陳平和韓信運用智謀歸附漢朝,春秋五霸多次會盟諸侯,也是運用了這種方法?!兑捉?jīng)》說:“云從龍,風從虎,圣人興起,萬物皆現(xiàn)?!笔咳擞龅綍r機,正義便會表現(xiàn)在神色上,如果選錯君主,即使給予高官厚祿,也無濟于事。

            所以君主應有先覺先察的明智,臣子應有推舉賢能的節(jié)操,這樣才能使國家轉危為安,成就大業(yè),保住家族。從前,豫讓做智伯的臣子,智伯以國士之禮相待,等到趙襄子殺死智伯,豫讓漆身吞炭,以報答智伯的恩情,為他報仇,名垂后世,君臣之間的關系,可以說達到了極致。公叔痤知道商鞅的賢能,舉薦給魏惠王,魏惠王不任用,最終商鞅被車裂;吳起知道運用刑名之術可以使國家稱霸,在楚國變革風俗,楚悼王不采納,最終功敗身死。這二人都有雄才大略,卻不免遭遇災禍,這是因為他們是否遇到了賞識自己的君主。所以伍子胥尸體被拋入江中,萇弘的血在蜀地化為碧玉,白起在杜郵被賜劍自殺,文種在山陰伏劍而死。他們這些人,難道不忠誠嗎?然而卻不免一死,這是命運的安排啊。

            所以說:“以正直之道侍奉君主,到哪里不會多次被罷黜呢?以不正當之道侍奉君主,又何必離開自己的國家呢?”所以命運的安排,人力無法改變。孔子說:“道將要施行嗎?這是命運。道將要廢棄嗎?這也是命運?!钡赖氖┬信c廢棄,如同命運的窮困與顯達。所以命運無常,全由人自己招致。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用道德駕馭運氣,用道義駕馭命運,又何必擔心結果不好呢?如果懷著普通人的氣量,依仗片面的智慧,妄圖僥幸取巧,處于不適當?shù)奈恢?,做不合道義之事,違背正道,效仿逆行,妨礙賢能,出賣朋友,自我炫耀,自我推薦,謀求別人的賞識,那么福分極少,災禍卻遍布世間,所以君子安于平易的處境等待命運安排,小人卻冒險行事妄圖僥幸成功。

            因此,言語可能招來災禍,行為可能帶來恥辱,君子對此要慎重??!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