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周應(yīng)秋立刻道:“陛下,幾位閣老都同意,能力也出眾,又是陛下欽點,特殊對待即可?!?/p>
“行,那這事就這么定了,圣旨先傳給袁可立,由袁可立回京之前再傳給洪承疇?!?/p>
“臣等領(lǐng)旨!”
周應(yīng)秋和孫承宗齊齊回應(yīng)。
三邊總督的事情定下來了,崇禎也是暗自感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洪承疇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軌跡。
歷史上崇禎二年,洪承疇因為解了韓城之圍,名聲大噪,四年,三邊總督楊鶴為此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陜西三邊總督。
距離歷史上的,快了近四年。
“陛下,袁閣老信中所說,查抄的良田中存在大小畝的現(xiàn)象,查抄四萬三千頃,估計清理完后會在四萬五千頃左右,
那就是近九十萬百姓可以獲得良田了,內(nèi)閣已經(jīng)將分期付款的規(guī)則做好了,請陛下過目!”
孫承宗說著,拿出份折子和一張信箋,王承恩接過后快速的呈給了崇禎。
崇禎接過掃了一眼折子,又看了一下信箋,頓時被信箋給吸引了。
粗略的掃過后,竟然是一份制式契約,正文內(nèi)容很簡單,就是購買位于哪里的良田,多大面積,單畝價格,總價,分多少年還,每年還多少,附文則是注意事項。
雖然沒有后世那么詳盡,但該有的內(nèi)容都有了,不得不說,內(nèi)閣這群人辦事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看完契約后,崇禎拿起折子看了起來,時不時的點了點頭,偶爾也提筆在折子上圈了一下,然后寫了一些東西。
足足看了一刻鐘的時間,崇禎才將折子遞給孫承宗。
“孫閣老,注意事項中有一些需要注意?!?/p>
“例如,你們不能只抓著百姓的責任,負責的官員的責任卻只字不提,
百姓能按時交,那官吏不作為呢?這種很明顯是官吏的責任,總不能讓百姓承擔吧?”
“還有,天災(zāi)的問題,至少得天災(zāi)結(jié)束了,下一輪豐收了,才開始計算,要有靈活性不要規(guī)定死了!”
“還有人禍,萬一有人看對方不順眼,夜里偷偷摸摸的給莊家霍霍了,或者被野豬什么的拱了,這種你們怎么界定?”
……
崇禎零零總總的提了十幾點,這些放在封建社會,都是無足輕重的,畢竟官位思想很嚴重。
“陛下憐憫之心,乃我大明百姓之福,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