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五六十名名醫(yī),崇禎有些微微激動,這也是為什么他來江南會館,而不是讓這些人入宮的原因了。
“陛下,這位是吳有性,字又可,號淡齋,溫疫學派的開山鼻祖,著有《溫疫論》?!?/p>
“這位是李中梓,對各種草藥的藥性了解,大明無出其左右,抗倭名將李府是他的曾祖!”
“陛下,這位是被百姓們稱之為造化之手的秦昌遇,號廣埜山道人,擅長兒科,大書畫家董其昌的《六逸圖》中,秦昌遇是其中最小的一位!”
“陛下,這位是陳實功,字毓仁,師從著名文學家、醫(yī)學家李淪溟老先生,陳老醫(yī)師主張‘開戶逐賊,使毒外出為第一’,編著《外科正宗》。”
……
李若漣指著最前面幾名老者,一一介紹著。
每介紹一位,崇禎都聽的心頭大震。
他知道華夏中醫(yī)源遠流長,但從未認真的了解過。
尤其是陳實功,這不是妥妥的外科手術嗎?這可比后世西方早了數(shù)百年。
而且他發(fā)現(xiàn),李若漣辦事極為靠譜,這請來的五六十名醫(yī)道大家中,內科、外科、兒科、產婦科、傳染科、草藥等,每一科都有一些,簡直是急他所急。
“都坐吧!”
先不說這些都是名醫(yī)了,單單大部分都在六七十的年齡,都得賜座。
待眾人坐下后,崇禎看著眾人:“朕請諸位來北京城,主要是有一些想法,想和諸位聊聊!”
此話一出,眾名醫(yī)都滿是疑惑,搞不清楚皇帝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若是探討醫(yī)術,他們可以,可皇帝根本不懂呀。
或許讀過幾本醫(yī)書,但醫(yī)術若是能靠背書背出來,那也不至于名醫(yī)少了。
可若是探討治國理政,皇帝很懂,還有諸多名臣武將,他們又不懂。
即便他們中有幾個曾在官場中混了個一官半職的,那眼界格局都沒法提。
都尿不到一個壺里,能聊什么?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