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三牲五谷,燃燔柴爐,迎神!”
一番忙活之后,各種簡化后的儀式弄好,看著燔柴爐內(nèi)的筆直的煙火,崇禎即刻上前,臉色嚴肅,眾將也都肅然。
“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世……今諸部和領(lǐng)土重歸大明,此天命人心所致,非智力所能……伏唯神鑒尚享!”
崇禎聲音很是洪亮,將祭文念了一遍,隨即扔入燔柴爐內(nèi)。
大致意思就是今天朕將河套平原和土默特等部收入大明,這是大明百姓所期盼的,現(xiàn)在在這里立碑定界,彰顯大明國土。
充當司儀的孫承宗見狀,高喝道:“禮成,安界碑!”
崇禎上前,扯下蓋在界碑上的紅綢,隨著紅綢的滑落,露出了高達三米,寬一米半,厚半米的界碑。
界碑的石材取自九峰山石湖內(nèi)的板材,猶如一柄倒插的利劍,劍尖直插蒼穹。
界碑面對大明的一面寫著「大明界碑,越界必糾」,反面刻著「大明界碑,犯邊必誅」,兩側(cè)則是刻著此次戰(zhàn)功的描述。
看著皇帝親提且已經(jīng)被描上了金漆的大明界碑字樣,眾將渾身一顫,眼中激動之色更盛。
界碑一成,就意味著領(lǐng)土已經(jīng)納入了大明的疆土之中。
保家衛(wèi)國,開疆拓土,這是軍人的榮耀,雖然收復(fù)土默特不算是開疆,但依舊是激動人心的。
可以想象,這個消息傳遍大明之后,該會卷起何等的驚濤駭浪。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侵我疆土者,雖強必伐!”
“辱我同胞者,雖遠必殺!”
……
眾將歡呼聲,在群山之間回蕩著,這必將載入史冊。
歡呼過后,崇禎背負看著看著西北的方向,眼中閃過道道神采:“孫愛卿,狼居胥山是在那個方向吧!”
聽著皇帝的問話,孫承宗渾身一顫,似乎知道了皇帝是想法,連忙道:“回陛下,按照史書的記載,狼居胥山在歸化城西北一千八百余里處,從這里算,應(yīng)該還有一千六百里左右?!?/p>
“一千六百里,不算遠!”
崇禎自語了一聲,隨即猛的轉(zhuǎn)身看著身后眾將:“將士們,大青山定界碑只是一個開始,
朕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帶著爾等封狼居胥,恢復(fù)成祖當年打下的榮光,將狼居胥山納入大明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