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死!”
崇禎眉間怒意叢生。
生氣過后,崇禎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你們說,官府的漕船逐漸減少,會不會就是漕幫和船幫在背后搞的鬼?”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但過去多年了,已經無從查起了?!?/p>
對這種事情,李若漣也是搖了搖頭。
即便是錦衣衛(wèi),對這種陳年的事情,也是束手無策了。
雖然沒有證據,但他可以肯定,這肯定有漕幫、船幫的人在搞事情。
“成甫,你繼續(xù)剛剛我打斷的話!”
“是!”
李若漣回應了一聲后,低聲繼續(xù)道:“在東家掌權前,江南這邊培養(yǎng)了很多的官員,他們在朝中各部院擔任要職,
朝廷派人來查,如果是江南的官員,那本就是自家人,那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如果是其他地方官員,這邊有的是手段讓欽差屈服,或者說他們想讓欽差看什么就看什么。”
說到這里,李若漣又壓低了聲音:“東家,這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南京方面,
南京是留都,六部齊全,南直隸的賦稅是由南直隸征收,南直隸的刑部主管南直隸案件,北京無法插手,具有相對獨立的司法權,
且南京的兵部掌控了南直隸的四十九個衛(wèi)所,在南直隸范圍內,有權不經過北京調動衛(wèi)所!
如此以來,更是為下面的人提供了強有力的庇護。
最重要是南京的吏部,每六年一次的京查,北京吏部不得干涉南京六部的考察,這就等于南直隸的官員的考察結果都是南京說了算。
自己人考察自己人,那不是想給什么結果就給什么結果嗎?
這個問題,臣以為幾乎是無解的,動了官府的人,漕幫、船幫必然會清查,到時候漕運受阻,百姓繼續(xù)被官府壓迫。
甚至說,殘存的漕幫、船幫之人會搞事情,鑿穿過往船只,查都查不到,只要一個月搞個幾次沉船,這運河就算是廢了。
而且漕幫和船幫只是蘇杭這一段的,整條大運河,這種大小幫派,至少有十個,
很多都是流動作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后,只能抓到幾個替罪羊。
這也是為何朝廷對漕運一直是睜只眼閉只眼的原因所在了?!?/p>
崇禎眼中的寒意慢慢轉化成了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