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境內(nèi)如何接管?”
“蒙古諸部如何處置?”
“何時攻打扶桑?”
崇禎快速的說出三個問題,眾人臉色也嚴肅了起來。
這三個問題,一個比一個棘手。
朝鮮雖然王室死傷殆盡,但截止到目前昭顯世子還是沒有找到。
一旦建奴三方被圍殲,若是這個時候跳出來,感謝大明幫他們復國,那就搞笑了。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用擔心,昭顯世子不出來則罷了,出來了臣直接派人弄死,然后找個人冒充一下,公開聲明愿意徹底歸附大明,以后慢慢漢化就是了?!?/p>
“陛下,臣以為李指揮使的方法可行、穩(wěn)妥,但臣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們進入朝鮮之前,他們已經(jīng)亡國了,我們是從建奴手上獲得的,已經(jīng)和原朝鮮沒有關(guān)系了,我們打下了那就是我們的,敢反抗的直接殺了,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
“至于說接管,也好辦,建奴三方進攻時,部分官員、世家都已經(jīng)被干掉了,也沒有軍隊了,我們駐扎一兩萬人就足以應對任何問題了,
在朝鮮境內(nèi)扶持一批士族起來,從大明調(diào)幾十位官員以及百余位國子監(jiān)的貢生,再抽調(diào)幾百名胥吏,三年后給予升遷,
如此之下有的是胥吏愿意去朝鮮境內(nèi)拼命干活的,接手也就不是大問題了?!?/p>
“袁閣老所言甚是,臣附議!”
“臣等附議!”
……
“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崇禎沒有絲毫的猶豫,而后看向吏部尚書房壯麗:“房愛卿,挑選官吏之事交由你們吏部了,
根據(jù)朝鮮的城池數(shù)量,配備一名主官、兩名國子監(jiān)貢生、五名胥吏,六部各出一名員外郎,朕希望,建奴覆滅之時,你們能入朝迅速接管!”
“臣遵旨!”
“另外朕準備讓劉鴻訓擔任朝鮮布政司的布政使,諸位以為如何?”
“劉鴻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