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卿,這是去哪兒?”
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他們也想問問皇太極,當初到底是咋想的,咋非要取這個名字?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換了主人!”
崇禎拍了拍殿外的石雕欄桿,輕輕的感慨了一句。
進入殿中逛了一圈后,建奴王宮的參觀算是結束了。
回到城外大營時,已經(jīng)是辰時初刻了,大軍已經(jīng)準備完畢了。
“恭送陛下!”
“大明萬歲!”
“明軍威武!”
……
山呼海嘯般、仿佛排練過了一樣的歡呼聲響起。
一為重歸大明而歡呼,游子歸家的感覺;
二為大仇得報而歡呼,親朋好友被殺,家產被奪的痛苦;
三為重獲新生而歡呼,畢竟這些年在建奴高壓統(tǒng)治下提心吊膽;
四為皇帝仁慈而歡呼,免賦稅、修河、招胥吏等希望歡呼;
歡呼聲一浪接一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在這種歡呼聲中,崇禎的鑾駕動了,帶著數(shù)萬大軍緩緩朝著遼陽而去。
大軍要經(jīng)過遼陽,從東荒渡口那邊的浮橋渡過,直達寧遠城。
三天后,大軍到了遼陽城外,當初因為大戰(zhàn)而外逃的百姓也慢慢的回歸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徹底的恢復往日的繁華。
在城外的烈士陵園,崇禎依舊親自祭奠了一番,還讓袁可立宣讀了北討大軍勝利和犁庭掃穴的詔書,算是告慰陣亡的將士。
五天后,大軍到了寧遠城。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