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這么說,諸位能明白嗎?”
群臣聽見皇帝的一番言論,瞬間就明白了問題所在。
尤其是國土資源管理部的郭允厚、戶部尚書畢自嚴、火器研究院的院長徐光啟等人,他們都是去過礦區(qū),自然知道礦區(qū)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旦蒸汽機商用了,全力推動商事和開放海貿、海運,以蒸汽機的效率,是個行商估計都會購買,到時候大明少說也有萬臺商船使用。
一天一條船至少得消耗兩千斤煤炭,也就是說大明一天得消耗九千萬斤煤炭,一年下來這就是天文數(shù)字。
這僅僅是商船的使用,還有民用呢?
一旦需求增加,那勢必要加速開采,加速開采問題就出來了,礦洞坍塌、礦工死亡。
“煤炭需求增加,只是其一,進而會帶動木材、精鐵的需求。
運力不足的時候,那就會繼續(xù)造船,只要造船就需要木材和精鐵,大肆砍伐、開采,同樣也會對環(huán)境產生極大的影響?!?/p>
“朕不知道大明有多少處煤礦,也不知道存量是多少,但朕知道這東西應該是不可再生的,用一點就少一點,
哪怕是大明在幾百年被新的朝代取代了,但那依舊是我華夏子孫的王朝,
我們不能留下一大堆的爛攤子、或者他們對著礦洞和新的器械望洋興嘆!”
“所以,提高蒸汽機的使用效率,這是當務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朕不反對你們有新嘗試、新想法,但一定是在精、專之后才是廣、博、雜。”
“臣等愚鈍,只顧眼前,未考慮后果,陛下恕罪!”
王徵起身行禮,滿臉的慚愧之色。
而后群臣都站了起來,齊聲道:“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他們被皇帝大格局給震撼了。
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比他們這些活了五六十年、在官場沉浮數(shù)十年的老人還要看的遠、看的透徹。
更能忍受的了眼前利益的誘惑。
一臺蒸汽機若是主體使用十煉精鐵,重要部位使用百煉鐵,加上人工等等,估摸著也就是千把兩銀子。
商事全力推動、海貿開放,朝廷就算是賣三千、五千兩一臺,商人也得搶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