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又是點(diǎn)頭了點(diǎn)頭。
二兩銀子真的不算多,畢竟現(xiàn)在商事推動,耕種加農(nóng)閑時忙的手工活,一個月二兩銀子不算大,且比這里輕松多了。
“干的都是體力活,得包吃住吧,連吃帶住,每人每月一兩半銀子的餐標(biāo)不算高吧!”
眾人又是點(diǎn)頭。
體力活能吃這是正常的,一人一頓一斤米,一個月就得九十斤,算下來得六錢銀子。
體力活光吃米飯肯定不行,吃點(diǎn)肉才能持久,三天吃一次,一次半斤,一個月十斤,合計兩錢左右。
再算上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一個月至少得一兩半。
“鐵鍬和鋤頭等基本都在三錢銀子,籮筐、簸等等基本在半錢左右……一棵樹……一套工具得二兩銀子,這種土質(zhì)之下,三個月已經(jīng)是極限了,也就是說一年得更換四次?!?/p>
“綜上所述,工錢一年得三萬八乘二兩再乘十二個月,等于九十一萬兩千兩,吃住得六十八萬四千兩,工具得二十萬兩,合計一百七十九萬六千兩?!?/p>
“再算上育苗、坎兒井維護(hù)等等各項開支,一年估計至少得兩百萬兩!三十一年總需六千兩百萬兩白銀。”
“本督這是按照全年都能種植算的,如果按照上面三十一年時間算,那就得再增加三倍的人,也就是說得有近十六萬人干活。
按照剛才每年支出的銀子算,平均到每人每月身上是四兩四錢左右,按照增加的人數(shù)算,十六萬乘四兩四錢再乘三個月,合計是兩百一十萬兩,兩者相差不算大。”
眾人再次嘆了口氣,眼中生無可戀再次濃郁了幾分。
這個賬不算還好,這么一算哪怕是剛剛的五步是非??尚械?,估計朝臣們也會極力反對的。
朱童蒙深深的吸了口氣:“總督大人,不是屬下潑涼水,但我們得考慮實(shí)際情況,有三個難點(diǎn)要解決。
第一,雖然我不太了解朝廷如今的賦稅等等,但以大明日報刊印的種種關(guān)于商事的事兒來看,一年支出兩百萬兩,對于朝廷來說沒什么壓力。
可要持續(xù)三十二年的時間,這就很不好說了,陛下能同意,大臣們能同意嗎?
十六萬百姓在這茫茫戈壁灘中植樹造林,那就意味著腹地少了十六萬百姓耕種,
假設(shè)人均五畝,畝產(chǎn)兩石,這就是一百六十萬石,若是再算上農(nóng)閑的手工等,至少也是兩百萬石。
換句話說,這一來一去就是四百萬兩銀子,這付出的和植樹造林后的收貨相等嗎?
其次,這是十六萬人哪里來,這可是茫茫戈壁灘,一年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其他時間不在這里,是不是得回當(dāng)居住地,距離得控制在千里以內(nèi)吧。
那就只有敦煌、酒泉、張掖,這三地人的確不少,但抽調(diào)十六萬勞力絕對做不到,且來回路上的兩個月你要不要給銀子和承擔(dān)食宿?
如果承擔(dān),那每年又要多支出百萬兩銀子。
第三,管理的問題,十六萬人吃喝拉撒睡以及載種、運(yùn)輸?shù)鹊榷际谴髥栴},一個環(huán)節(jié)沒做好,就影響到了全部?!?/p>
傅宗龍笑了笑,不以為意道:“說到底還是銀子、人的問題嗎?也不是啥大事兒,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