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諸位一個問題吧,諸位認為是農耕勞作累,還是放牧勞作累?哪一個收入高一些?”
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眾人先是愣一下,隨即便開始討論了起來。
“我認為是農耕勞作累,農耕是日復一日的規(guī)律性重體力勞動。
開荒、犁地這都是極重的體力活,播種、施肥、除草、灌溉等需要長時間彎腰曲背,在田間精細操作;
在收獲和播種季節(jié),需要搶農時,勞動強度和時間都達到頂峰,農忙農忙就是這個意思?!?/p>
“是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都足以說明了農耕的辛苦?!?/p>
“晝出耕耘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半夜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p>
“耕作不是春種秋收就完事兒,其他時間也都在忙碌著,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一年到頭都在忙。”
“累是累了點,但有固定的房屋、村莊,生活條件相對舒適,且穩(wěn)定的家族和鄰里關系,能形成互助?!?/p>
……
“我覺得放牧也很辛苦,日常的跟隨羊群遷徙,更多的是騎馬、行走,看似自由,需要常年暴露在風吹、日曬、雨淋、嚴寒之中,居無定所,飲食簡單。
如果牲口走失、狼群襲擾、暴風雪中搶救畜群等等都是突發(fā)性的體力活。”
“不僅是身體上的勞累,精神上也是如此,一場突如其來的白災就能讓一個部落辛辛苦苦多年的財富損失殆盡,觸發(fā)生存危機。相對于農耕社會的范圍性的天災,這種才是毀滅性的?!?/p>
“對,狼群等猛獸的襲擊、疫病的蔓延,遷移過程中部落間的沖突和戰(zhàn)爭等威脅無處不在。”
“除此之外,還有糧食、茶葉等必需品得和農耕區(qū)交易,這個交易的主導權不掌握在他們手上,時刻也是一種威脅?!?/p>
……
眾將紛紛討論著,好一會兒后眾人看向了一直沒有出聲的朱童蒙。
魏陽疑惑道:“朱總兵,您怎么看?”
“總結下來,農耕的苦是勞其筋骨,是可預期的辛苦,一鋤一鍬、一瓢一擔都能有收獲,雖被土地束縛換來的是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
而放牧則是苦其心志的苦,是天搏命式的高度不確定的辛苦,雖然充滿了孤獨感但換來的是行動的自由和強大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
所以說,兩者之間哪一個辛苦不能一概而論,農民說自己苦,牧民也說自己苦,雙方都沒有經(jīng)歷過對方的苦,都以為自己很苦。
但如果說兩者之間非得選一個,那我選擇放牧!”
朱童蒙將眾人的爭論總結了一下,一下子將眾人的討論給升華了。
尤其是勞其筋骨、勞其心志這兩點讓眾人瞬間覺得還是多讀書的好,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總結了一個文明的基本情況。
但眾人又疑惑朱童蒙為什么會選擇放牧生活。
“朱總兵,能講講您選擇放牧的原因嗎?”
“當然,問諸位一個問題,諸位以為農耕和放牧兩者之間誰的收入更高?”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我在甘肅一帶,和鄂爾多斯的諸部有過深入的接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