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崇禎皺著眉頭,王承恩立刻低聲說了一句,眾人聞聲也立刻安靜了下來,看向了崇禎。
“朕說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崇禎從龍案后站了起來,臉色冷淡。
一句話就奠定了此事的基調(diào)。
“第一、宗室參與高價賣糧者,按違抗圣旨論處!抄沒所有家產(chǎn),廢除所有爵位。”
“第二、永壽郡王按造反論處,抄家滅一族,其余兩族流放,廢除爵位,玉牒除名。”
眾人也都看著崇禎,對于永壽郡王和宗室的處罰和他們預(yù)想的差不多。
但永壽郡王一脈玉牒除名,那就等于說永壽郡王自此以后不再是皇家一脈了。
這種處罰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過了好一會兒,崇禎繼續(xù)道:“秦王公然抗旨,其罪當誅,但念其世代鎮(zhèn)守西安兩百余年,特免除死刑,
將秦王一脈嫡系遷回北京城,賜王府一座,三個月內(nèi)不入京城,斬立決,
且沒收秦王府所有家產(chǎn),秦王府自今日起后世子孫不在享受‘余子降等’。
另,著錦衣衛(wèi)徹查秦王府庶出及家丁仆人,若觸犯大明律者,按大明律處置。”
崇禎每說一句,眾人心都驚了一次。
等崇禎說完后,眾人心中暗自感嘆這位年少皇帝的魄力和決心。
雖然免除死刑,但這處罰不可謂不重。
嫡系遷回北京,這就是圈禁了,終其一生,連北京城、甚至王府都不能踏出去,皇帝眼皮底下,什么都做不了。
太祖將后代分封到各處,鎮(zhèn)守各處,想法是好,可他沒有想到的是人都是有欲望的。
特別是那把椅子,是個親王都想坐一坐的。
其次,不再享受余子降等的權(quán)利,這就說明,自今日起秦王府只有秦王一個爵位了。
以前是秦王的兒子是郡王,孫子是鎮(zhèn)國將軍,曾孫是輔國將軍,玄孫是鎮(zhèn)國中尉,來孫輔國中尉。
秦王俸祿一年10000石,最低的輔國中尉200石。
也就是說,只要你能生,都有爵位,都有俸祿,既然如此,為啥不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