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說吧,似乎有對不起孔圣。
眾人將目光看向了禮部尚書劉宗周,禮部掌管五禮之儀制和學校貢舉之法,達于天下,以贊上導萬民,以布邦教,是群臣之中最有資格在此刻說話的。
劉宗周似乎感應到了背后群臣的目光,暗自吐槽了幾聲,隨即出班了。
“陛下,臣以為,雖然這幾本古籍鑒定是真的,但其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有待考證,是不是再尋找有力證據后再行定奪?”
瞧瞧,啥叫說話的藝術?
什么叫圓滑?官場老油條?
劉宗周的的這番話充分解釋了,認可古籍真假,照顧皇帝面子,但對內容真實保持懷疑,還舉了幾個古代的例子,而且還贊成繼續(xù)徹查。
簡直是兩方都不得罪。
“其他人呢,有沒有想說的。”
“陛下,臣以為這書本身就有問題,不是真假的問題,是保密性的問題,
既然是元廷使的瞞天過海之計,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為什么要記載在古籍之中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陛下,臣以為黃大人言之有理,這實在是有悖常理!”
“陛下,孔家乃是天下讀書人的圣地,乃是孔圣之后,沒有十足的證據,這會激起天下讀書人的怒火的?!?/p>
“陛下,律法歷來都是講究疑罪從無,無罪推定,要求有完整的證據鏈,口供、書證、物證、證人證言、檢驗結論、勘驗筆錄等,少一樣都無法結案,
如今只是一本古籍,這恐怕難以讓天下人信服!”
……
有了劉宗周的帶頭,其他大臣都紛紛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大多都是禮部、翰林院、國子監(jiān)、督察院的官員。
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理由就是沒有確切的證據。
崇禎面無表情,淡淡道:“其他愛卿呢?都是贊成繼續(xù)徹查嗎?”
“陛下,臣認可劉尚書的話,但臣也想反駁錢大人的話!”
袁可立站了出來,隨即又看向刑部尚書喬允升:“喬大人,剛剛錢大人說疑罪從無、無罪推定,這話您贊同嗎?”
“對,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