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考經義,二場考基本能力,這兩點最基礎的都做不好,還當什么官?直接剔除?!?/p>
“下官明白了!”
眾人迅速散去。
劉宗周將奏疏又小心的放了回去,轉頭看向眾人:“既然陛下已經有了旨意,大家就動起來吧,
先按照陛下的要求,將進士的名單給做出來,其他的可以延后。”
眾同考官迅速散去,留下了劉宗周等四名主考官。
四人面面相覷后,劉宗周看向其余三位主考官:“諸位如何看待陛下的這個錄取標準?”
“能走到參加會試的地步,第一、第二兩場對他們來說幾乎沒有太大的難度,第三場才是拉開差距的主要所在。
五道策問包含軍事、外交、商事、人才選拔與培養(yǎng)等幾個方面,這才是重頭戲,
很顯然,陛下最看重的就是第三場的策論問題,獨占五十分就能佐證了?!?/p>
“按照崇禎元年武科評分標準,十分的話,六分算是合格,但陛下知道沒有人能全懂這五道策問,所以降低了要求,拿五道策問總分對半開。
能拿二十五分,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五道題都懂一些,要么是會其中兩道,其他三道懂一點點,勉強得一些分,
無論是哪一種,稍加培養(yǎng),都可以用上一用?!?/p>
“對,第四題是人才的選拔與培養(yǎng)的問題,陛下曾經說過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不是兵器,而是人,這就說明人的重要性,而勝仗則是需要人才。
同理,做任何事情,人才是最主要的,只要人才多了,提高糧食產量、研究出大威力火器、交通工具、藥方等等,大明就能強大起來,就不會懼怕任何外敵?!?/p>
“哎,還是陛下看的最為透徹呀!”
……
四人小聲的談論著,也在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兩個時辰后,負責造會試錄的官員拿著一本冊子進了總裁廳:“四位主考大人,崇禎四年辛未金科進士名單已經統(tǒng)計出來了,請過目!”
劉宗周四人頓時精神一震,終于等來了。
“今科會元是誰?”
劉宗周一邊說著,一邊起身接過接過名冊,直接翻到第一頁。
當他看到會試第一名的姓名是,整個臉上滿是古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