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是呢,城中百姓竟然為了銀子幫助建奴守城,這不是向著建奴是什么?
銀子誰都愛,可總得分得清楚哪些該拿,哪些不敢拿吧,他們協(xié)助守城,殺死的可是我們大明的將士!”
“就是,我們還有近六千將士戰(zhàn)死,前兩次大戰(zhàn),我軍才陣亡幾千人呢,這個損失太大了,簡直是糊涂呀……”
“話不能這么說,雖然……可能……在建奴統(tǒng)治下認可了建奴,但你能保證全部都是如此嗎?哪怕只有三成是向著大明的,那也得救呀!”
“這話說的對,陛下說了一個都不能少,現(xiàn)在不救,那不是打陛下的臉嗎?”
“哼,面子重要還是將士的命重要?”
……
建奴屠城的消息通過大明日報在北京城周邊數(shù)百里地擴散著,而且還在迅速的傳播著。
凡是看到消息的,基本都是怒罵。
一罵決策者,讓數(shù)千將士枉死;
二罵城內(nèi)百姓,見財忘義,背叛大明;
三罵建奴,殘暴不仁,與畜生無異;
各府城全都是怨聲載道,更是不少人到府衙請命。
……
兩日后,八月初六,大明日報開售。
報童只是說了一句朝廷對建奴和城內(nèi)應(yīng)召百姓的處理,然后報紙就一掃而空。
“嘶,皇帝這么狠……皇太極被宮刑了?”
“哈哈哈,這可能是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第一位被閹割的皇帝……嗯,不對,王侯吧!”
“太廟獻俘后,凌遲處死,然后將他的尸骨分成一百四十余份,鎮(zhèn)壓在大明各府的茅坑內(nèi)?宗室的人都要鞭尸?”
“哈哈哈……痛快,痛快呀!”
“可惜了,他的那些大妃們都自殺了,否則我還真要嘗嘗她們的味道!”
“笞刑三十和鞭刑三十能打死這么多?這些行刑的軍士是下死手了吧,是不是有些公報私仇了?”
“該,真該呀,換做是我,直接下令全部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