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就不怕荷蘭當面一套,然后中途給他們來一下,斷了他們的補給?”
……
“恭喜你們,都猜錯了。”
松平信綱搖了搖頭:“大明直接對兩者下達了最后通牒,賠償五百萬兩白銀,滾出臺灣,既往不咎,否則直接滅了他們。”
“這么狂妄,荷蘭、西班牙水師可是……”
“你們?yōu)槭裁磿X得是狂妄?難道不是實力的體現(xiàn)?”
松平信綱直接打斷了出聲之人的話,冷聲道:“不是在下長大明志氣,滅自己威風,崇禎元年,龍井關(guān)之戰(zhàn)覆滅大金聯(lián)軍六萬余人,
崇禎二年四月,草原之戰(zhàn)覆滅察哈爾十余萬騎兵,
三個月前連續(xù)兩戰(zhàn),打敗大金三方聯(lián)軍,覆滅十余萬,逼的聯(lián)軍撤退到鴨綠江,憑江防守,這都已經(jīng)說明了大明的軍力是一年比一年強。
大明有句話說的好,沒有三分三,豈敢上梁山?
大明沒有實力,豈會面對大金、東蒙古諸部、我們扶桑之后,還對荷蘭、西班牙動手?”
“難道就不能是虛張聲勢或者恫疑虛喝……”
“你沒長腦子,難道其他人都沒有長嗎?”
一直臉色平淡的松平信綱突然就怒了:“大明皇帝的種種行為和決策,都表明他是為英主、明君,絕對不是好大喜功和冒險之人。
為什么要虛張聲勢?難道就不能虛晃一槍?
假意答應(yīng)開放港口,允許他們經(jīng)商,等打完了再弄死他們?”
“大明的態(tài)度很明確,答應(yīng)撤走則罷了,若是不答應(yīng),那就新仇舊恨,一起了結(jié)了。
因為以前被荷蘭、西班牙劫掠的商人們不同意,因此喪生百姓的家眷不同意。
大明祖訓中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不會答應(yīng),
大明自土木堡之戰(zhàn)后,積弱兩百余年了,以前被打的抱頭鼠竄的周邊各部藩國都敢跳出來呲牙了,甚至咬一口肉
大明朝廷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樹立一個絕世無敵的形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明疆土,在下這么說,諸位能明白吧!”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