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花言巧語、華而不實、引據(jù)論點都沒用。
以往也有考核,但存在的問題是尺度不容易把握,府縣大小不同,沖僻難易不同,治理難度差別極大。
二是全憑上司的一紙考語,好與壞全由考評的人來決定。
有的為了給臉上貼金,給考核加分,走后門、弄虛作假等等。
正所謂一人之身,一時之事,稱之則才德兼?zhèn)?,溢有美詞,刺之則罪惡滿盈,極其丑詆。
現(xiàn)在不同了,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想弄虛作假、上司想故意打壓給低分、故意卡著不給所需資源的事情基本不可能發(fā)生。
當然了,也不是絕對的,想做還是可以的,但你最好祈禱三級審查沒有抽中你。
所謂三級審查就是錦衣衛(wèi)、巡察御史、巡視組在暗中核查,若是被抽到評分不合理、故意為難下面,那這個上司的的仕途不僅到頭了,還得去詔獄待上一段時間。
可能一個縣的官員都審查了,也可能是一個縣就抽查一個,更有可能一個縣都不抽查。
到底是怎么抽中的,只有皇帝清楚,這種概率你敢賭嗎?
雖然忙了一些、瑣碎了一些,但大部分官員都是極為的用心和開心,實打?qū)嵉墓兎旁谀抢镎l都無法抹掉,升遷的底氣所在。
至于說少做少錯、不錯不錯的這種思想早就沒了,一旦查到,那就直接革職查辦,連帶上司都得降一級和三年不得升遷的處罰。
這種機制的實行,讓各級的辦事效率提升了何止一倍,別說官員們適應了,連百姓們都不適應,不適應的同時感到興奮。
一份份的總結(jié)和計劃一級級的匯總著,縣到府、府到布政司,布政司回六部九寺的官員們連軸轉(zhuǎn)。
尤其是戶部和工部,戶部則是要銀子,工部則是要審批權(quán)限,兩部官員那是吃住都在衙門了。
一直忙到臘月二十日的時候,六部才將上一年的總結(jié)和下一年的計劃給匯總出來,交到內(nèi)閣。
內(nèi)閣審閱過后,再送到文華殿。
文華殿內(nèi),北京城的主管機構(gòu)的主官齊聚,內(nèi)閣、六部以及幾大研究院等。
他們都在等待著皇帝的到來,不僅是對工作的匯總,更是想從皇帝口中證實一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