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滅扶桑只是將扶桑的幕府和高層給干掉了,這個民族還是存在的,說不定哪一天就又獨立了。
覆巢十條有效果嗎?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書籍和文字,可以口口相傳、可以私下里自己記錄,沒有紙張,那總是有木板的吧。
駐軍和潛伏的錦衣衛(wèi)能監(jiān)視的過來嗎?
所以,只能說從明面上覆滅他的文字和文化的傳承,但暗地里一定還會有,這就是未來造反的禍端。
且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來配合,更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放松恰恰是人類的天性,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忘了疼等,說不定就放松了。
而皇帝的剛剛這一招則是從根本上斷絕了扶桑的未來,即便未來放松了警惕,沒有礦藏就沒法打造兵器。
甚至說大明退出扶桑了,扶桑或許要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會困在扶桑。
一個沒有礦藏的國家,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未來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大明或者朝鮮、中南半島等國家,這一招是沒有多大用的。
本土沒有,還不能偷偷到隔壁國家去搞嗎?
其次,扶桑是公認的礦產(chǎn)匱乏,如果不計后果的開采,短時間內就能將已知的礦藏開采完成。
“陛下,臣贊同陛下的想法,全力開采扶桑礦藏!”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
群臣皆是站了出來,同意皇帝的想法。
皇帝不將扶桑納入大明的理由讓他們無法反駁,現(xiàn)在給出的想法更是一勞永逸,他們還有什么反駁的理由呢?
“范愛卿,開采扶桑礦藏之事交由工部負責,朕給你半年的時間來去扶桑做調研,朕需要一份想盡的可行性的方案和進度。
另外,朕再調兩艘蒸汽機戰(zhàn)船給你們,用于還望往返,所到之處,由扶桑駐軍可配合你們!
你們要注意了,開采礦藏用的是扶桑百姓,但該給的工錢還是要給的,不要有虐待、毆打等事情出現(xiàn),既然我們定下了調子,就不要節(jié)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