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黑云龍拜上,察哈爾林丹汗大軍與七月十七日卯時分成兩部離開歸化城,
一部朝著大同鎮(zhèn)而來,另一部朝著東方急行軍,按照行軍路線,臣推斷,察哈爾林丹汗大軍疑似準備進攻宣府防線?!?/p>
“好大的膽子!”
崇禎怒了,他怒的不是林丹汗的入侵,而是選擇的時機。
畢竟一個多月前朝廷算計了林丹汗一次,以林丹汗的性子,這個仇早晚是要報的。
但沒有想到會來的這么快,而且還是選在這個時候。
七月十五,建奴破龍井關(guān),同日,宣府增援大安口城的三萬大軍沿著長城防線向大安口進發(fā)。
而七月十七日,察哈爾大軍就動了,沒有準確的消息,察哈爾攻擊大同和宣府就是無功而返。
“巧合?”
“還是皇太極與林丹汗達成了合作,讓大明兩線作戰(zhàn),拖垮大明?”
“或者說建奴大軍的動向一直被察哈爾林丹汗監(jiān)控著,他們猜到了建奴的意圖,想渾水摸魚?”
“還是說,朝堂之上和宣府鎮(zhèn)有內(nèi)奸,給察哈爾傳遞了建奴入關(guān)的情報?”
崇禎輕聲猜測著,是哪一種,他都不意外。
“陛下,臣以為是建奴大軍的動向被察哈爾林丹汗監(jiān)視了,想渾水摸魚。”
對于李若漣的回應(yīng),崇禎有些奇怪道:“說說原因!”
“陛下,達成合作是不可能,畢竟繞道攻擊我們屬于絕對的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如果告訴林丹汗了,以兩部的仇恨,林丹汗故意拖延兩天,那建奴處境就非常危險了,
這種動輒全軍覆沒決定,皇太極不可能這么干的,
其次是朝廷和宣府內(nèi)奸的事情,這個可能性不大,傳遞消息需要時間,
沒有六百里加急,兩天時間根本就傳不到歸化城。
所以,臣以為,建奴動向被林丹汗監(jiān)視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林丹汗也怕建奴突然調(diào)轉(zhuǎn)大軍,突襲他們,這就不難解釋他們?yōu)槭裁幢O(jiān)視建奴了。
當(dāng)然,也不排除,宣府在秘密準備時,被林丹汗安插在宣府的人發(fā)現(xiàn)了蛛絲馬跡,然后通知了察哈爾林丹汗?!?/p>
崇禎點了點頭,隨即淡淡道:“本想過段時間再收拾察哈爾林丹汗,沒想到他竟然敢突襲我們,